音乐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1-07-03 发布人:周海宏
音乐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
日前,全国中小学美育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教授来到“扬州讲坛”,以《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为题,讲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我从小学习钢琴。记得有一天,我学了一首曲子叫作《春江花月夜》,父亲就问我:你给我讲讲,这首《春江花月夜》里,春、江、花、月、夜在哪里?结果,我答不出来,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音乐为什么这么难懂?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对音乐没有入门。但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参透音乐美学的原理。
声音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没有视觉性,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二是没有语义性,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观念。美术是视觉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音乐则是听觉艺术。音乐不一定能听出明确的概念性、视觉性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音乐何须懂?你只要闭上眼睛,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不懂”的事。
但是,音乐为什么会让人浮想联翩?比如,高音让人感到凉爽,低音让人感到沉闷。因为音乐作为声音,能激发人的视觉、情绪、感受,也就是说,音乐让人产生了“联觉”现象。所谓“联觉”现象,就是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了另一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联觉”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这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音乐审美,即是以联觉为中间环节的一种审美活动。
那么,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又感觉听不懂呢?如果声音和脑海中的联觉一直能够准确持续稳定地对应,那就听得懂。而对应关系不明确、不稳定,就会听不懂。因为音乐不断变化,所以人的联觉不可能明确无误。
作曲家追求独立、个性、自在的纯音乐的审美价值,因此,作曲家的音乐不一定让人听得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人士在声音的层面上感受艺术魅力,专注艺术本身。但音乐理解没有标准答案,音乐能够引起人们很宽泛的联觉反应,拥有主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同一件作品,不同演奏家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标准答案”的要求,限制了听众的审美想象。因为“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艺术大门之外。然而事实上,人天生就是会欣赏音乐的。
人有强烈的音乐审美需要,欣赏音乐只需要本能,所有人都这样。而现在学校里的音乐课多是乐曲赏析,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音乐是人最早产生的审美艺术。我们需要反省:我们与生俱来的音乐细胞到哪里去了?
其实,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关于幸福体验的话题。
为什么有些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却感受不到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呢?因为缺少体验幸福的能力。一个完善的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物质条件,还要拥有能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现代教育开端的时候有四门基础科目,即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后来,才有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人有感性和理性两大思维领域:理性是科学,这是用来征服世界的;感性是艺术,这是用来美化世界的。我们需要征服世界,而美化世界也同样重要。一个人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感性素质低的人,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要求,对脏、乱、差熟视无睹。他们不会享受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之美,因此也缺少感受幸福的能力。
感性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价值观的分歧。贫穷不一定没有快乐的生活,富裕也不见得就有幸福人生。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感性素质低会使人失去本来可能体验到的幸福生活。我们需要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人类需要艺术让世界更美好。
此外,音乐是情绪管理、精神减压的最佳手段,也是抒发情感、心灵慰藉的最佳渠道。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好像生活中没有酒、没有茶、没有咖啡,没有鲜花、绿草、蓝天,甚至没有阳光。所以,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创造美的历史。音乐是改善听觉环境的艺术,提高听觉的幸福指数,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美育教育的关键期在童年,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应该接受充分的音乐审美教育。希望音乐能够成为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海宏)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