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维(音乐)
发布时间:2021-08-05 发布人: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瞿维在1933年初中毕业后,即考入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师范系,学习音乐和美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地下党所领导的 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毕业后,先后在上海、 湖北宜昌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 1938年5月于湖北宜昌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以音乐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1月入重庆 中国电影制片厂合唱团,担任钢琴伴奏。翌年 10月, 受邀赴 陕西宜川第二战区 民族革命 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不久,入 陕甘宁边区。1940年2月起,在延安鲁迅 艺术文学 院音乐系任教员,后任该校音乐工作团研究 科 长。出席了 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鲁艺经长途跋涉到达东北。参加了解放区地方政权建设,剿匪, 土地改革等项工作,并配合解放战争的进展组织各项演出。历任牡丹江鲁艺文工团副团长、东北音乐工作团副团长, 东北军区政治部文艺大队副大队长( 辽沈战役期间)。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后,任新成立的东北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50年起,先后在 长春 东北电影制片厂和北京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作曲,并主持中央电影局作曲训练班。1955年9月到 苏联,在莫斯科 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59年学成归国后,一直在上海交响乐团任专职作曲。建国以来,相继被推选为 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全国文联委员。1981年10月兼任 上海交通大学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国高等学校 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
个人成就 瞿维在上海求学时,即打下了钢琴演奏等音乐 专业的基础。在延安鲁艺期间,经过深入群众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开始了音乐创作;后又通过去苏联进修,在专业技巧上得到深造。尤其在和声与复调的运用上具有很深的造诣,从而使他能挥洒自如地以多种 音乐体裁形式进行创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945年春同马可、张鲁等合作的歌剧《白毛女》。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 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于1950年为电影 《白毛女》所作的音乐,于1961年完成的管弦乐幻想序曲《白毛女》、以及于1974年根据舞剧《白毛女》的音乐改编成的交响乐组曲《白毛女》等,都可视为对同一题材的不断深化和对相同音乐素料的更绚烂多彩的发挥。在东北期间,他作有《跟着林司令解放全东北》等歌曲;他于1948年创作的钢琴曲《花鼓》,以欢快的民族旋律,表现了解放区人民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
瞿维在苏联进修期间写成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组曲《秧歌场景》、《G大调弦乐四重奏》和钢琴独奏曲 《序曲二首》等,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以往积累的生活素材和民间音乐材料的纯熟处理,以及在磨练专业创作技巧方面所作的努力。1959年以后,瞿维相继创作了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电影音乐《革命家庭》、管弦乐组曲《光辉的节日》、大合唱《油田颂》(晓星词)、管弦乐《洪湖赤卫队》幻想曲,室内乐合奏组曲《草原风光》、钢琴与乐队《音诗》,管弦乐《五指山随想曲》等;以及歌曲《工人 阶级硬骨头》、《伟大国家伟大的党》、《大学生之歌》和《心中的旗帜》等50余首歌曲。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热情的音乐笔触,通过丰富多彩而又简洁精湛的创作技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 民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情感。瞿维的创作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其中,特别是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歌曲《工人阶级硬骨头》等,更是获得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在音乐理论方面,瞿维也是一位勤奋的作者,已陆续发表20多篇音乐论文。他是《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编辑负责人之一;《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和顾问。此外,他曾多次代表中国音乐家出国访问,其中包括1981年9月和1983年 9月先后去布达佩斯和斯德哥尔摩参加第19届和第20届国际音乐理事会。
作品简介 瞿维于1946-1948年间完成的《花鼓》,是四十年代一部重要钢琴曲。音乐表现了 一个民间热烈的歌舞场面。乐曲开头的引子,摸拟民间锣鼓的节奏和音响:一段开场锣鼓过后,仿佛场面已经打开,《凤阳花鼓》的主题出来,欢悦的舞蹈正式开始:中间段是轻歌曼舞,曲调是《茉莉花》的演变,行板:中段过后,再现第一段的曲调,但通过新的钢琴织体,音乐比开始时更为热烈、欢腾。与此前的中国钢琴曲相比,《花鼓》具有更浓重的民间气息。是用钢琴这件洋乐器表现中国乡土气的成功创作,开拓了钢琴音乐美的新天地。
瞿维还有其他一些创作:1959年为优秀影片《革命家庭》写了音乐;1962年完成了交响幻想曲《白毛女》;1963年应著名钢琴家顾圣婴约请,创作了钢琴曲《洪湖赤卫队》幻想曲,次年又改编成管弦乐曲;1964年他创作了组曲《光辉的节日》;1965年他深入大庆生活,铁人王进喜等先进工人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他,随后他创作了歌曲《五好工人之歌》,同年《红旗》杂志向全国推荐包括此歌在内的10首歌曲时,正式定名为《工人阶级硬骨头》,在全国流传,影响至今,之后他还以大庆为题材,创作了大合唱《油田颂》;1974年他完成了组曲《白毛女》……粉碎“四人帮”后,瞿维焕发了新的艺术青春,他创作了好多首歌曲,还创作了室内乐《仙鹤舞》、交响诗《红娘子》(与王久芳合作)、钢琴与乐队《音诗》等。1988年,瞿维应邀为海南建省创造了管弦乐《五指山随想曲》。
个人评价 瞿维是中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德高望重的作曲家。他一九一七年生于江苏常州,自小喜爱音乐,一九三三年进入上海新华艺专师范系学习音乐、美术,在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及其作品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音乐道路。瞿维自1938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后,就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音乐工作,曾担任延安鲁艺音乐系教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高等音乐教育学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
瞿维一九五五年被国家派往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回国后长期在上海 交响乐团担任作曲。瞿维一生从事音乐创作,临终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数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钢琴曲《花鼓》、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歌曲《工人阶级硬骨头》、电影音乐《革命家庭》、舞剧音乐《白毛女》。他与马可、张鲁合作的歌剧《白毛女》更是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9年9月,瞿维经革命音乐家任光介绍,奔赴陕西宜川第二战区民族革命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次年2月,他和作曲家马可转赴革命圣地延安。1942年他直接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懂得了文艺应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道理。1945年春他和马可、张鲁、向隅、焕之合作同为鲁艺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这是我国新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一部歌剧,是我国歌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此剧在延安连演30多场,反应极为强烈,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瞿维同志从参加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到解放后将之改编成同名电影和芭蕾舞剧,他都奉献了大量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瞿维于1952年6月起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和中央电影局作曲训练班教员。1955年9月,他作为国家特别选修生被送往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复调、配器。1959年9月他毕业后回到上海,任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
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音乐,是瞿维的生动写照。他自幼与音乐结缘,始终也没有放下手中为音乐作奉献的如椽之笔。他年轻时受聂耳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刻苦勤奋,在六七十年的音乐创作生涯里,写出了许多各种体裁的作品,引人注目地丰富了我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宝库,为党和人民提供了绚丽多彩的音乐精品。
在延安鲁艺任教时,瞿维除了为党培养革命需要的音乐工作者外,还创作了钢琴曲《蒙古夜曲》。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连续创作了G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序曲二首》、《变奏曲》等作品。他还用数年时间,结合中国人民追求光明的奋斗历史,结合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结合自己亲身体验,满怀对先烈们的缅怀、歌颂之情,调动已经掌握的所有技法和手段,在1963年创作完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后来还由华裔指挥家林克昌指挥名古屋交响乐团在香港灌制成唱片,在全世界发行。
精神 瞿维的创作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扎根于群众生活,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运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创作技法,受到海内外音乐界和广大听众的高度评价。除了用创作体现自己的音乐见解外,瞿维还在音乐理论和音乐评论方面发表了许多观点明确、坚持原则的文章,他认为对于作曲家来说,“生活是源泉,人民是母亲”,中国作曲家的职责是“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交响乐作品”。
瞿维很关心社会音乐事业和群众音乐生活,是开展海外音乐创作交流的音乐活动家。20世纪50年代,瞿维曾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赴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以后他到莫斯科留学,开展同国外同行的音乐交流活动。再以后,他又有多次出访交流的任务,从1961年起,他陆续到捷克、日本、匈牙利、瑞典、苏联、新西兰、德国、奥地利、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促进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瞿维担任了有关音乐机构的多项职务,不遗余力地投身社会音乐事业,参与聂耳、冼星海学会的筹备工作,1981年聂耳、冼星海学会在武汉成立时,他是干事之一,又被推举为上海聂耳、冼星海学会干事组组长。他是《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编辑负责人之一,由于他和编委会的多年共同努力,这两位人民音乐家的全集终于如期出版,为我国音乐界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青年一代的音乐教育,是瞿维晚年一直关心的问题,他不顾年事已高和社会工作繁重,在198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音乐研究室时欣然应邀担任教授和主任,满怀激情地为交通大学的音乐教育,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在担任《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和顾问后,他为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和社会普及性的音乐教育,撰写和组织了不少文章。他关心群众的音乐生活,不断出席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和文艺演出,给群众团体的音乐演出作指导。
瞿维胸怀坦荡,克己奉公,宽厚待人,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显摆资历,从不向党和人民伸手,而是始终勤奋地作曲,始终忘我地工作。他是建树甚多的作曲家,是受人尊敬的具有高尚风范的谦谦长者。他的夫人、著名作曲家寄明晚年因患老年病症,意识模糊直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他在工作繁忙之时,仍亲自照料这位在延安与之结成伉俪的夫人的生活,多年如一日,其细心、周到、忠贞的态度,使许多了解此情的同志深为感动和赞叹,而这正体现了瞿维对爱情、对人生的高尚品格。瞿维对子女既仁慈,又严格,他从未以自己的资历和地位为子女去谋取什么利益,而是要求他们积极进取,做为社会有用的人。瞿维生活朴素,需求甚少,没有在待遇、地位、住房等方面向组织提过一丝一毫的要求。
24小时原创热线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