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的街头艺人 弃街投网唱作不懈
发布时间:2021-08-08 发布人: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刚刚踏入意大利,他们便陷入了席卷全国的音乐激情。这种激情在平民百姓中跟在精英当中一样炽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音乐笔记》中如此描绘18世纪的意大利:“小提琴、乐器演奏者和歌声让我们在大街上为之驻足。你可以听到鞋匠、铁匠、木匠在演唱一首咏叹调,分成几个声部,有板有眼,品味纯正。”
当音乐从殿堂走上街头,艺术便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怀抱。此刻,歌声不仅填充了城市的空间,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激情与梦想。
在21世纪的新加坡,繁华都市里同样有充满才华与激情的表演者。根据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资料,全国目前约有300名获得认可的街头表演者,在80多个指定场所表演。他们当中约半数为35岁以下,最年长者为83岁,最小的只有11岁。
然而自去年3月26日起,街头表演活动因疫情暴发戛然而止。在这漫长的16个月里,他们生活得如何?是否依然坚持着表演的激情,或是另谋他业?
本期采访五名本地街头表演者,他们当中有人13岁开始就在街头表演,曾代表新加坡参加英国爱丁堡的街头艺术节;有人飞跃太平洋在更广袤的土地上以音乐行旅,觅得终身伴侣;也有人年过半百才走上街头,以一首又一首歌撑起一个家。
》p02-06
梁斯琨∣一把古筝养出两名高材生
30年前,梁斯琨(57岁)还是一名书画装裱师,弹古筝是他自中学以来的爱好。1990年代末,书画装裱行业逐渐没落,梁斯琨开始以教古筝为主业,开班收徒,也在中学里教课外活动团体。
然而近年来,学校课外活动的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每一年都会重新招标。从原来在三所学校任教到只剩一所,梁斯琨作为一个四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倍感压力。
2016年,52岁的梁斯琨第一次走上街头表演古筝,一开始还很放不开。不过几周下来,来看的人渐渐成了熟客,时常攀谈起来,让他觉得轻松不少,也更有意思。
“有时候遇到真心喜欢音乐的路人,可以站在那里听两三个小时,心里是很有满足感的。”他透露说:“在户外表演不仅可以赚到一些捐款,也会因此招到更多学生,有时还会收到一些演出邀请,通过这些渠道增加的收入大概可以占到三四成。”
年轻时热爱书画的梁斯琨曾考入当时的南洋美专,却因为家里付不起学费未能如愿。因此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无论如何要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
让梁斯琨倍感欣慰的是,儿女各自学有所成。女儿正在美国著名的密歇根大学攻读地质学博士,儿子就读于新加坡管理大学,明年即将毕业。不过他认为主要还是太太的功劳,没有她在家中的细心照料,孩子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虽然今年已经57岁,儿女即将独立,梁斯琨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他表示,在社区表演是件快乐的事。如今没有了压力,可以更从容地享受生活和音乐。
疫中沉淀 研发新乐器
虽非科班出身,梁斯琨也曾求教于熊岳等古筝名家,琴艺不俗。在街头表演时,除了流行歌曲,偶尔也会碰到有人点一首古曲如《战台风》,梁斯琨也能应对自如。
从去年4月起,告别“舞台”的梁斯琨在家琢磨起了手中的乐器。传统的古筝采用的是东方五声音阶,在他构思设计后,亲手打造了一台可以演奏西方七声音阶的古筝,正准备申请专利。
今年6月,艺理会推出街头表演直播试行计划,每季度(三个月)一场。梁斯琨作为第一批艺人登场,从演播室里通过网络直播表演。除了艺理会提供的津贴,公众也可以通过QR码的形式捐助或打赏。
女儿在美国读博有奖学金,其余的三口之家在这段时间靠着自雇人士的津贴和教琴收入还可以维持。此外,梁斯琨还学起了吉他和唱歌。他说:“既然难得有空闲,就多提升自己的技能,多学些大家喜欢的老歌,粤语歌,以后肯定还会用到。”
24小时原创热线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