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古风歌词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09-06 good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古 诗词 学习入门指导 学习古 诗词 要得其法,不然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初学古 诗词 需要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习古典 诗词 应达到的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典 诗词 ,能理解古典 诗词 的内容,能对古典 诗词 的语言、表达技巧和
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学习古诗词要得其法,不然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初学古诗词需要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习古典诗词应达到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能对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进行鉴赏,能背诵并默写诗词曲20首。
  二、解析
  (1)诗词材料的内容是“浅易的”而不是“艰深的”,像《村行》、《登鹳鹊楼》、《江楼旧感》和《题都城南庄》这样的诗歌,主要特点是八句以内、语言较平易的诗词
  (2)材料的体裁是“古典诗词”,这中间应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当然近年来高考的诗歌材料都为近体诗,但词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词人的词我们不能忽视,应有所准备。    (3)鉴赏的范围是:语言、表达技巧、意境。这个范围实际涉及到了诗词鉴赏的所有方面,从形式到内容。
  三、明确知识点
  (1)弄清古典诗词的体裁分类。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通过一定的景物意象,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杜甫《羌村三首》)、七言古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它们的特征。
  律诗: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1、3、5句的平仄可不管,2、4、6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对。
  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古体诗:一般是指唐以前的古代诗歌。但唐以后还有人写古体诗。在字数、音韵、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比较自由灵活。
  乐府诗:一般是指汉、魏、南北朝的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的简称。魏晋和唐代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也不少,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均是乐府诗。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3)古典诗歌的内容。它的内容应包括表层内容(写什么)和深层内容(观点、态度、思想、情感)。要把握好诗歌的内容,必须先熟悉古典诗歌涉及到哪些题材和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根据内容来分大致有以下几类:
  写景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咏物诗(托物言志)
  怀古诗(即事抒情)
  咏史诗(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送别诗(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边塞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游仙诗、感怀诗等。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际遇、时代背景、相关典故。
  四、对一些具体的写法也要有深的领悟:衬托、对比、间接描写、卒章显志、讽喻、比喻、夸张、对偶、互文、婉曲、动静、虚实。
  五、建议:1、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或词。2、自读自悟。3、阅读相关的鉴赏文章。4、认真抄一遍并写出25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5、每周一首,持之以恒。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介绍
 
学习一些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诗歌。我国古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综合运用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因此,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就应该考虑到上述三种情况。下面分别阐述。
 
 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1.记叙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试举例言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2.描写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少年行(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个仪表潇洒的贵公子游春归来,豪饮买醉的场面跃然纸上如在目前。这里纯粹是用了正面描写。 
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这里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谒金门(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王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词的一开头作了环境描写:春风搅动了池水,更搅动了思妇的心。接着两句是行动描写,写思妇在开满花的小径上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的把杏花放在手上揉搓的无聊,“手挼红杏蕊”又是细节描写,一个“挼”字,把此事的无聊展现无遗。下阕开头两句运用行动、外貌描写一个独倚阑干,无心梳头的少妇,这里写少妇无心梳头实际是写无人欣赏的苦闷心理,又是心理描写。最后两句既是神态外貌描写又是心理描写,猜想丈夫快要还家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和托物言志(托物喻理)三种。举例说明。
南园(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诗里,李贺把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感毫不矫饰地直接抒发出来,这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
三闾庙(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的前两句写屈原的怨恨像沅湘之水一样无穷无尽。后两句以景结情,让人去深刻体味,作者以秋风萧瑟之景写出了深挚的悲凉,是同情屈原还是感伤自己?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最后一句就属于用典抒情(“后庭花”用南朝陈后主宠爱张丽华唱《后庭花》亡国故事),讽刺那些达官贵人不关心国家命运的堕落生活。王安石《桂枝香》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杜牧同出一辙。宋人辛弃疾词最喜用典,高中学过他的《永遇乐》《水龙吟》都是用典抒情的典范。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插秧歌(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卜算子(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上三首诗,就是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的手法。 
4.议论 
议论运用到诗歌中,说白了就是抒情,所以诗歌鉴赏中,不必谈议论。宋代诗人好以议论入诗。例如高中课本中陆游的《书愤》的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议论抒情。上面提到李贺的《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也是这种用法。 
 
二、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成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双关、衬托。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中,碧玉、丝绦、剪刀都是比喻,同时春风被拟人化。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应试举子朱庆馀此诗本意在问水部郎中张籍自己文章写得好坏,却把二人关系直接比拟成夫妻关系,又把主考官直接比拟成公婆,把诗歌写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认为是对偶的典范。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就可以了,此时不但四联每联都对仗,第一联中还构成当句对,即“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其中“渚清”的“清”字被借用作“青”和“沙白”的“白”相对,这叫做“借对”。李商隐的诗《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被借用作“苍”和“蓝”相对,也是“借对“。对偶是诗歌最常见的手法。 
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唯有鹧鸪飞。 
此诗中,古今对比明显。 
(双调)蟾宫曲(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江东,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诗开头便提出问题,谁是英雄?后面回答:曹操、孙权、诸葛亮。有问有答,属于设问。
日日(唐)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此诗的后两句用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中)的手法,把诗人那种“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日日忙碌不得空闲的生活含蓄的揭示出来。上面提到的李贺《南园》诗,最后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也属于这种反问。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里用了四处借代:干戈代战争,山河代国家,丹心代爱国情怀,汗青代史册。 
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李白的《蜀道难》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对蜀道的描写就是。夸张都是为了渲染。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里最后一句的“晴”字就是用双关笔法。“晴”谐音“情”。上面提到的《插秧歌》中,“六根清净方为稻”中的“稻”谐音“道”也是双关。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使用的就是衬托中的反衬,以动衬静。另外像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都是这种用法。
三、国画的传统技法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1.渲染对所写对象进行突出的形容描写例如,李白《蜀道难》中对蜀道的描写。渲染往往借助夸张手法来实现。 
2.烘托用正面描写其它事物来侧面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方法。 
例如,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中,前十句属于渲染,后四句就是烘托。 
3.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寥寥数笔就写出事物的特征。说白了,白描就是叙述。试举两例。 
田家(唐)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宫词(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第一首诗叙述了田家的悲惨生活,粮食还未收成管家已准备好征税。第二首叙述了远离家乡在深宫中失去二十年人身自由的宫女的怨恨之情。 
4.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意义。 
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多物象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月亮、菊花、梅花、松、莲、梧桐、杜鹃、鹧鸪等等。
李白的《静夜思》中月亮城了团员的象征。黄巢《咏菊花》中“我花开尽百花杀”菊花象征叛逆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成了高洁之士的象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青松象征了顽强不屈的精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不正是通达政治的君子吗?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正是写出郑重凄凉悲伤。杜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所以常常成为思乡游子悲苦的象征,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思乡之苦毕现。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常常成为行人(被征服役之人)、思妇悲苦的象征,温庭筠《菩萨蛮》中“妾有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中“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正是写出了思妇行人的悲伤。 
5.虚实结合虚写与实写相辅相成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上两例均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一、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1、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常见古代诗词的六种描写手法介绍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学会从思想上解读诗歌
  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但形式上的各种表现手法,归根结底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为主题思想服务的。
  看一下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题目2002年上海卷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本题从文学手法到思想内涵都颇有可赏析之处。从画面的描写来看,“少年听雨”,“歌楼”、“红烛”、“罗帐”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是回忆场景,是虚写,“而今听雨”的画面,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是实写。在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望海楼》①: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一二句点题,写楼的处所、楼的高耸。一句写地势高,二句写楼本身高,写“近青天”当然是衬托“飞楼”连天了。颈联转入现实。眼前,画角声催红日落(远观),天色将暮生白烟(近观)。平视、俯视,远观、近看,不同角度相结合,红白色彩的渲染,日落烟生的动态,都可以作为鉴赏角度来答题。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语言特点: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通过大家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及反复欣赏体会,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格律诗词写作的规则
 
  本文介绍有关格律诗词写作的规则。历史上的大诗人,他们的很多诗词都是名篇,或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或如实记载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深刻反映了民间疾苦;诗篇或气势宏伟,或情深意切,在符合格律诗词的规则方面也是样板,达到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高峰。但细究有时也能发现,大诗人在平仄、押韵、对仗偶有违例之举。
  遵循格律,灵活调整。李白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闭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颈、尾联的平仄格律,都符合首句押韵的格式,但颔联却不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而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唐著名诗人钱起七律《赠阙下裴舍人》:“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也用的是上述平仄格律,但首联不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而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正好相反。有趣的是,首联的出句和对句调换一下位置,平仄完全符合,而意思没有变化。是否唐代传抄时颠倒了,亦未可知。
  实在难改,便不拗救。杜甫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第三、第七句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格律,第三句第一字仄声拗,第三字平声救。第七句第一字拗,第三字还是仄声,没有补救。杜甫在更有名的一首七律《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第五句的第一第二、两字应是仄声,但三顾茅庐是历史改不得,而“三”字又是平声,只好这样。如果把句内第三字“频”换仄声字,那么颈联就是自救和互救完美的结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估计是不好换,也就算了。
  押韵通韵 敢押仄韵。有的格律诗押韵体现了一点自由度。刘长卿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怀古诗七律《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中末尾“涯”字属“九佳”部,如何能与支部通韵呢?
  格律诗押仄韵,能吟唱出一种刚烈悲壮或幽凉凄绝的气氛,往往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古诗和绝句都有押仄韵的,但律诗一般不押仄韵。为何有此规则,尚未查到原因。有人说律诗不可押仄韵,未免失之武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五律《湘中纪行》:“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唐代另一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五律《蒙池》:“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这两首五律押的都是仄韵。清乾隆进士法式善,官至待讲学士,工五言。虽是蒙古族,正黄旗,但从他的官位可以看出是个有学问的,因为乾隆的文学功底很深,待讲学士无法滥竽充数。法式善有天到八大处的七处游玩,写了一首五律《宝珠洞》:“行到翠微顶,翠微全在下。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山声石上来,暮色天地写。土灶燃松柴,放出烟一把。”押的也是仄韵。
  律诗偶用古诗格调。三平调为各诗书所不容,但大诗人的笔下偶尔也会出现。就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李白的五律《听蜀僧浚弹琴》首联对句“西下峨嵋峰”,王维的五律《终南别业》尾联对句“谈笑无还期”,刘春虚五律《阙题》首联对句“春与清溪长”,常建的五律《破山寺后禅院》颈联对句“潭影空人心”,岑参的七律《和贾至舍入早朝大明宫之作》颔联对句“玉阶仙仗拥千官”,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尾联对句“陶然共醉菊花杯”,末尾三字都是平声。说这些诗写得不好,或说作者不懂格律诗,都是说不通的,有的诗集注解上就说此句“三平调古诗格”,真是用心良苦。
  对仗整齐,也有特例。大诗人作律诗,颔联和颈联都对仗,诗中的对联,绝大多数极为工整,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杜甫的五律《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颈联对仗,颔联未对。无独有偶,孟浩然的五律《早寒有怀》也是只对了颈联:“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唐代诗人常建的五律《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日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声。” 和上述两特例不同,这首诗颔联没有对仗,首联和颈联对仗,属于五律的变体,有的诗书称之为“偷春格”(意为颔联的对仗提到首联首联去了,好比春天提前到了)。杜甫的七律《诸葛武侯庙》:“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肖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中颔联对句“万古云霄一羽毛”联想奇特,赞誉巧妙,经常被引用,但颔联没有对仗。因为首联和颈联对仗了,故也属“偷春格”。
  唐代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七律颔联,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用词,都没有对上。但不少诗家仍然把它推为唐代七言律诗第一,李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了解诗词发展历史,尊重诗词变革成果。如何理解大诗人在平仄、押韵、对仗偶有违例之举的现象?
  或说:唐代对格律诗的评价,符合规则不是绝对的,好的诗在遵守写作规则方面也可能有小的不足,但瑕不掩瑜。
  或说:大诗人在遣词造句和格律诗词规则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们不为规则束缚,首先是把事情写清,把理讲明,在创作上是敢于标新立异的。
  以上两条都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必须从唐诗的发展历程来理解。唐诗的发展,发源于六朝,逐步成熟于唐朝。初唐是格律诗酝酿形成时期,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是沿袭六朝华艳风尚。唐初三四十年间,文人固守六朝华艳风尚,讲求辞藻,排比格律,绮丽媚婉,风格卑弱,一度诗风不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努力摆脱齐梁诗风影响,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的领域,探索诗的格律形式,给诗坛带来生气,掀起了诗歌的变革之风。随后,沈佺期和宋之问继承了“初唐四杰”变革探索的成果,完善了五、七言律诗的形式。
  唐代诗人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 (675)进士及第,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宋之问(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宋之问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以才名与杨炯被召分直内文学馆,后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皇帝的文学顾问)。天授元年(690年)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于洛阳西入阁。宋之问谄附武后及其媚臣张易之。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后又因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7O9年)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沈佺期、宋之问政治上无所建树,品行也多有可讥(特别是宋之问卖友求荣,杀侄夺诗),但对诗的声律化有重大贡献。《唐书》记载,沈宋二人的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沈宋使律诗的格律、押韵、对仗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近体诗与古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使后来诗人得有辙可循,佳作泉涌。沈宋堪称承先启后、继往迎来的两位诗人
  在沈宋之前,格律诗有不够规范的现象,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我以为不能把这种现象作为规律,更不宜把违律出格错韵的诗作为样板简单地模仿,哪怕是著名诗人的诗句。否则,便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现代人学习写作格律诗词,还是应以诗坛公认的要求为标准。我曾见有的网友追求“一平救四孤”,把诗句写得很拗口,这是走了歪路了。李白的五律《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首五律(平仄格律完全符合律诗,已收入《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诗没有对仗,这也就是李白的诗。您是李白吗?您现在这样写,就要受到评论家的批评了。
 
诗词常用名词分类
 
  古代诗词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古时候特有的名词,这对我们理解古诗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大量古诗词中的名词,加以分类,帮助大家理解古诗词
 
   [天文]
 
  太乙 长庚 芦风 桦露 膏雨 油云 霞脚 电腰 月珥 烟环 风驷 雷鞭 日嫩 风娇 云帐 霓裳 月姐 风姨 云盖 风轮 五纬 三台 顿雨 痴云 电女 星娥 风爪 云鳞 雪带 云衣 月浪 星波 月瘦 风长 云锁 风绕 月眼 星眉 鹰风 鹤露 怪雨 顽云 飓母 云师 烟魄 月魂 河鼓 天船 风脆 雨香 日线 云绵 云怒 风苛 杏雨 槐烟 干雨 湿烟 风脚 雨拳 雨练 云罗 雨剪 风梭 雨力 风威 瑞霭 香霞 桂月榆星 花涧雨 石楼霞 桐叶雨 稻花风 廉纤雨 料峭风 云作使 雨为媒 惠风畅 化日舒 童女电 美人虹 三竿日 一线天 泼火雨 养花天 歌扇月 酒旗风 催诗雨 醒酒风 三径雪 一程云 云布甲 月逢庚 封姨剪 织女机 芭蕉雨 杜若烟 千条露 九点烟 半规月 五两风 红杏雨 绿柳烟 三尺雨 一声雷
 
  [时令]
  
  元日 小春 夏五 春三 社日 农期 赐火 颁冰 梅暑 麦天 浓暑 嫩寒 霜曙 雪朝 送腊 迎春 浊暑 清秋 九夏 三秋 上九 重三 蚕月 条风 画鸭 斗鸡 槐夏 麦秋 菊月 兰期 风夜 雨宵 斗草 流杯 冷雨 盲风 亚岁 闰冬 破夏 分冬 谷雨 花朝 采燕 丝雉 艾虎 蒲人 送酒 题糕 乙夜 丁年 子月 寅春 元巳 上寅 燕社 莺春 养日 长风 梅信 兰期 角黍 煮梅 竹醉日 柳眠辰 杨柳节 海棠春 风破暑 日如年 莲叶晚 菊花期 梅迎腊 柳别秋 添线日 护霜天 穿针夜 落帽辰 浴蚕节 媒燕辰 红蓼晚 白苹秋 藏冰候 酿雪天 无休岁 不辍冰 芳菲节 料峭天 清和节 艳阳天 虫促织 燕迎秋 穿线日 晒书天 山分腊 水响冬 花落后 雁来时
 
  [地理]
  
  交趾 贯胸 蚌浦 龟矶 蛟浪 鸡潮 枫岸 蓼堤 砚沼 圭塘 赤水 蓝田 汉女 湘妃 沙背 石鳞 石窍 泉痕 浪撼 沙磨 鸡塞 雁门 文井 笔沟 水骨 山眉 积石 流沙 鳌石 龟山 蕙田 兰畹 月浦 烟涛 汤谷 酒泉 孝水 贪泉 涛雪 瀑雷 浪脊 岩腰 石走 崖奔 峡束 潮冲 桂领 莲峰 愁海 怒江 蜀栈 秦关 蜃涨 鲸涛 莎阪 菊泉 笠泽 箕山 苦县 甘州 甲浦 申湖 冰练 峰螺 浪态 山情 海立 山飞 海镜 岚屏 梓泽 兰皋 河伯 浪婆 鸡泽 马陵 蟹渚 鱼潭 梅岭 竹溪 琴峡 鼎胡 郑谷 严滩 亥市 辛田 滩尾 岭腰 水吃 潮吞 水抱 峰攒 楚岫 吴江 剑阁 炉峰 石鼻 冰牙 荻港 菰洲 明月浦 落星矶 黄牛渡 白鹿泉 黄鹤浦 紫驼峰 羊肠阪 鹿角津 牛儿谷 燕子矶 瓜蔓水 曲尘波 藏书洞 洗砚潭 毛女岫 玉娘湖 元亮井 子陵滩 三篙水 一枕山 丁卯港 酉辰溪 参差浪 熨贴波 烟霞国 日月崖 鸳鸯浦 鹦鹉洲 闻犬洞 唤鱼潭 熊耳峡 虎头岩 杨柳洲 海棠川 桃叶渡 蓼花滩 支琴石 洗笔泉 愚公谷 妒妇津 貂黄岭 鸭绿波 聪明井 智慧泉 峰午午 石庚庚 丹荔屿 白苹洲 吞天水 拍岸波 马蹄谷 莺头湖 荷叶屿 菊花山 沈书浦 卓笔峰 三候石 五老峰 贞女石 丈人峰 千秋岭 万岁湖 逍遥谷 旖旎山 山浮髻 石作鬟 沉香浦 拾翠洲 野媚川晴 山明石秀 烟峦雨嶂 雁塞龙沙 风萦波面 云束山腰 蓼洲鸡唱 月峡狐鸣 雪海茫茫 云涛浩浩 鸥波雨点 鲈屿帆归 洲翻杜若 浪涨桃花
 
  [音乐]
  
  夏舞 虞韶 延露 遏云 子夜 翁离 楚舞 吴讴 别鹄 离鸿 粥鼓 饭箫 裂石 惊波 凤吹 鸾讴 羌笛 胡笳 午磬 申钟 茶鼓 饭钟 折柳 落花 塞角 村钟 按筑 吹铙 巴人调 越女歌 清平调 窈渺音 流水曲 送春歌 湘灵瑟 越女歌 五弦瑟 百衲琴 折腰舞 连臂歌 箜篌引 筚篥歌 无愁曲 长恨歌 梅花曲 桃叶歌 霜天角 月夜筝 红牙板 碧玉钟 闻鸡舞 扣角歌 凄凉曲 黯淡歌 幺凤舞 白麟歌 阴阳管 大小竽 琴一抚 鼓三挝 阳关曲 易水歌
 
  [人伦] 
  
  友于 率乃 姜被 莱衣 孝笋 忠葵 诗奴 酒妪 茶户 酒丞 窦妇 萧娘 则友 如宾 五品 十伦 织女 薪翁 贤母 令妻 赵女 吴侬 宜尔 媚兹 鸿案 鲤庭 长子 中丁 佳士 可人 琴瑟 埙虎 漫叟 愚公 兰嗅 雁行 孝鲤 慈鸟 越婢 燕娥 墨娥 琴客 视膳 含饴 庭玉 堂萱 字厥子 宜其妻 三益友 五经师 爪牙吏 喉舌官 强项令 折腰官 忠臣国 孝子泉 九重女 一品孙 诗书将 社稷臣 九熊母 挽鹿妻 风骚将 礼乐卿 司花女 拾翠人 无状子 负情郎 桃叶女 花枝娘 芸阁友 竹林贤 青琐客 紫薇郎 双髻女 五尺童
 
  [人事] 
  
  天纵 日新 倚马 雕龙 白意 丹书 执圭 盈缶 访瓜 课枣 金穴 银山 耳学 心声 南月 北云 折槛 裂麻 孟笋 姜鱼 玉珂 珠履 度曲 拈诗 学圣 儒宗 吞海 吸江 春酒 彩衣 三绝 两雄 赐杖 悬车 铜虎 银鱼 吞纸 卖文 折柳 攀花 拜石 种鱼 挂剑 捐金 畏月 移山 铸人 种玉 易美 经神 推梨 让枣 艺林 文阵 黄口 白头 梅市 桃源 东郭 北门 露秋 风襟 面壁 心斋 题柱 着鞭 乡梦 客愁 才峰 学浪 济川 捧日 听雨 看云 竹马 鸠车 祖白 称朱 耕云 钓月 岸风 舟雪 置芴 破琴 诗伯 文宗 鹤骨 松身 容与 逍遥 澄心坐 抵掌谈 谋生拙 守道贫 抄诗苦 嗜酒贫 闲居赋 小隐诗 逢迎拙 劝课慵 三冬学 八斗才 寒矛坐 泛花游 嵇康懒 张旭颠 安仁拙 李白狂 何逊恨 伍员冤
 
  [闺阁]
  
  西子 南威 楚娃 宋艳 细腰 纤手 轻盈 袅娜 辨弦 咏絮 拜月 焚香 朝霞 夜月 绝代 倾城 题红 买赋 谢女 萧娘 舞袖 歌喉 春瘦 夜愁 檀口 柳腰 红叶 元霜 午梦 春心 蕙心 兰质 彼姝 子美 冰心 霜操 云髻 花颜 绿珠 碧玉 钗斜 洒困 玉碎 珠沉 窃香 解佩 解语 疗饥 桃犹嫩 玉未香 歌金缕 唱竹枝 柳叶眉 桃花面 红叶诗 白团扇 出水莲 迎风柳 愁锦瑟 醉瑶觞 樊素口 小蛮腰 怜孤影 惜落红 干金笑 双玉啼 春色红酣 朝烟翠锁 梅花体态 杨柳腰肢 剪声肠断 线脚泪痕 十二纤腰 三千粉面 愁形易写 瘦态难描
 
  [形体]
  
  眉语 手谈 心花 意蕊 皓齿 香肌 心将 舌兵 腮花 意絮 虬须 燕额 意树 心田 心兵 舌战 蝉鬓 蛾眉 尘眸 道骨 情原 舌本 愁发 恨眉 耳餐 心醉 意马 心旌 尧颡 舜瞳 酒喉 诗骨 智海 仁江 意匠 心师 瘦骨 饥肠 醉颊 歌唇 青眼 赤心 广野 高台 老胆 枯肠 情渊 性海 智炬 心灯 酒胆 诗肠 绿鬓 朱唇 月颊 星眸 文在手 宿罗胸 玉为骨 铁作肝 书生胆 志士膺 凌云气 捧日心 瞳剪水 面凝脂 芥蒂胸 模棱手 强项令 折腰官 壮士胸 将军腹 桃花面 柳叶眉 玉女眸 麻姑爪 昂藏态 自在身 屠龙手 牧犊身 锦绣肠 经纶手 三寸舌 十围腰 九回肠 三折臂 眉如月 鬓堆云 权奇骨 磊落神 澜翻舌 竹在胸 志和音雅 气茂神清 莲似昌宗 柳如张绪 双珠有孟 连璧同潘 傅粉何郎 凝脂杜义 星标玉立 鹄峙鸾停 春融雪彩 鹤立鸡群
 
  [文事]
  
  易圣 经承 墨稼 经畲 书叶 笔花 编柳 截蒲 银编 铁砚 文阵 墨兵 文圃 纸田 胸篆 舌莲 击钵 拈须 孔壁 曹仓 翰府 诗坛 书观 墨池 字瘦 诗曜 裁赋 刺经 晋豕 鲁鱼 经社 砚田 笔阵 文场 倚马 雕龙 鸟篆 虫文 骥尾 蚕头 垂露 偃波 竹砚 藤笺 经库 墨庄 杜库 陆厨 金剪 银驹 绿砚 红笺 史馆 词园 笔虎 墨猪 书丹 飞白 霜煤 烟墨 立雪 拈松 鱼砚 鼠毫 虎仆 龙宾 学海 书城 呵笔 擘笺 太守 中书 扛鼎笔 涌泉文 诗魂爽 文骨成 蛟龙字 冰雪文 延寿赋 送穷文 双钩贴 八体书 松花纸 柏叶书 掷地文 风霜字 金石声 金壶字 石鼓文 乞米贴 换鹅经 长史贴 右军书 诗做障 笔如山 词倒峡 笔翻河 疑鲁亥 讽风丁 搜神记 骂鬼书 闲居赋 小隐诗 蝇头字 蚊脚书 管城子 楮国公 薰香摘艳 茹古涵今 庾清鲍俊 岛瘦郊肥 陆海潘江 宋风谢月 孟诗韩笔 柳骨颜筋 错彩镂金 剪红刻翠 琉璃砚匣 翡翠笔妆 紫玉池深 红螺杯小 号石处士 称楮先生 砚城墨甲 心织笔耕
 
  [珍宝] 
  
  金屑 木难 白琥 赤金 鼠璞 鱼珠 赤仄 朱提 赵璧 梁珠 赤铜 黄铁 水精 云母 清暑 辟寒 错落 玲珑 越玉 燕金 顽铜 圣铁 玛瑙 珊瑚 火齐 云沙 琥珀 玻璃 青锡 碧瑜 墨玉 黄银 连城 照乘 青钱 紫贝 地宝 天琛 蓝田玉 赤水珠 浮滨磬 照水犀 三采玉 五铢钱 和氏璞 沈郎钱 冷暖玉 子母钱 无遐璧 有晕铜
 
  [宫室]
  
  帝苑 天樨 月槛 虹桥 雁塔 龙门 藤轩 荷屋 藤架 豆棚 丙舍 寅阶 月牖 云楣 宸阙 禁渠 海角 江篱 鱼瓦 虫椽 柳郭 松城 花县 琴堂 甲观 午桥 露沼 霞扉 禹殿 尧阶 客舍 邮亭 鼠径 鹅池 芸阁 菜庐 竹瓦 杏梁 经阁 诗楼 殿吻 廊腰 结草 立茅 露榭 霜台 颜巷 孔门 蜗壁 唇窗 梅屋 竹关 刺巷 莎阶 剑壁 琴窗 屋角 篱头 陋巷 广居 紫禁 彤阶 桂苑 兰台 白户 朱门 崖厂 水园 草阁 梅堂 燕贺 莺迁 鹿聚 鹑居 燕厦 鸡窗 镜殿 针楼 四壁 三椽 纸阁 蓬庐 鸳瓦 燕梁 斗室 盆池 黄鹂巷 白燕乡 飞鸟径 落花厅 松叶屋 藓花阶 眠竹寺 听松庵 临风榭 可月亭 浣花里 折柳桥 崇文馆 阅古堂 无碍殿 未央宫 渊明宅 逸少池 南北舍 短长亭 门容膝 户碍眉 羊肠径 雁齿桥 鸳鸯瓦 玳瑁梁 红药砌 绛云窗 迎风馆 待日轩 藏春坞 买夏园 招隐馆 望仙宫 题诗壁 点易窗 庄生径 陶令篱 芳菲径 婉转桥 池做匣 路如弓 金鹅阙 铜雀台 观鱼槛 放鹤亭 芝兰室 桃李门 黄菊宅 绿筠亭 飞花阁 积翠池 山腰宅 水面楼 藏经阁 造字台 积贤里 通德门 元亮径 子陵台 崎岖路 欸乃村 铭陋室 赋闲居 五柳宅 白花庄 宰子寝 子贡墙
 
  [服饰]
  
  露带 云裾 雨笠 霓裳 凤带 鸾衣 鹤陂 猩袍 犀带 鹿裘 象珥 蝉环 荷佩 菊裳 贝带 珠袍 香环 钿螺 钗凤 云髻 雨巾 柳屐 莎裳 征袖 战袍 豹舄 麟袍 螺髻 凤鞋 苔帻 笋鞋 罗袜 花钿 梵衲 禅衣 白夹 乌巾 冠豸 佩鱼 蒲履 桂裳 紫绶 黄裳 凤袍 麝带 鸳衩 箬笠 芦衣 花帽 草衣 绳履 絮衣 醉帽 吟鞋 绛帕 青衫 诸干 不借 鹤氅 犀靴 锦履 罗衫 簪胜 钗符 麋裘 蝉带 雀钗 槐绶 葛衣 藤笠 葛巾 纨袖 绨袍 舞袂 歌钗 赤舄 缁衣 貂珥 雁貂 谷帽 罗裙 犊鼻 鸦头 郎官绶 博士衫 居士履 牧人蓑 吴娘袖 越女衣 太真袜 西子鬟 凌波袜 垫雨巾 春风佩 暮雨钿 尚书履 太守袒 神女佩 羽人衣 王乔履 宋玉襟 游春屐 钓雪蓑 飞云佩 却月钗 丹凤舄 白鹇冠 骚人佩 季子裘 王生袜 范叔袍 王恭氅 杜甫冠 寻山履 挂壁冠 东山屐 北斗冠 飞凫袖 簇蝶裙 青鼠帽 黑貂裘 鸳鸯履 孔雀裘 凤头履 燕尾衫 盘龙髻 坠马鬟 鸳鸯履 蛱蝶裙 龙缟袜 虎皮靴 红槿帽 紫兰袍 珍珠袄 玳瑁簪 丹玉履 紫罗襦 红绡袖 绿玉簪 绿珠带 青玉鬟 凭栏袖 蹴踘鞋 盘桓髻 倭堕鬟 禹卑服 汤布衣 金鱼袋 银鼠衣 鸦头袜 鹄嘴靴 螺子袋 凤纹钿 莲叶帽 柳花裙 青耳履 绿毛衣 黄罗帕 青羽裙 揉蓝袖 漉酒巾 不阑带 无缝衣 三事衲 四时衣 销金帐 集翠裘
 
  [饮食]
  
  染指 朵颐 鹅火 雉膏 桂醑 桃菹 竹米 松浆 秋鲜 腊糟 乳酒 丝糕 雪菌 霜蔬 卯酒 辰瓜 大嚼 先尝 蚁酱 蜂糖 芦酒 菊糕 白酒 黄梁 茶乳 酒鳞 野蔌 山葱 辛桂 申椒 三白 二红 鸡肋 骜肪 杏酪 松醪 兰肴 艾酒 山蜜 海盐 鼎肉 壶食 康伯 麦生 蜜露 糖霜 浮蚁 蹲鸱 菱母 芥孙 鳞脯 鹿腩 麋脯 蟹胥 芋粥 菱羞 花醴 豆糜 市哺 村醪 玉糁 琼糜 绿乳 黄脂 腊笋 春菘 榆耳 蕨拳 笋角 茨头 菜甲 瓜丁 笋脯 兰羞 冰酪 玉酥 奴桔 母姜 笋屦 葱袍 平心 适口 蒲脯 蔗糖 薄夜 浇春 菌耳 瓜脐 菘甲 茶枪 熊掌 彘羹 草蜜 花酥 茶浪 酒花 蔬甲 茗旗 鲤鲙 虾羹 斗酒 盘羞 野笋 湖菱 开跖 二螯 毋流饮 不素餐 鹿胎酒 乌嘴茶 青螺栗 白鹤茶 桃花粥 芍药羹 黄柑酒 赤枣糕 撑肠饭 照面斋 延龄酒 续命汤 琼液酒 玉华盐 贤人酒 学士茶 郎公桔 缑氏瓜 猫头笋 鸭脚葵 十日饮 万钱餐 牛心炙 蟹眼汤 红螺酱 紫蟹糟 胡麻酒 豆寇汤 松花酿 菊叶羹 同心脍 引口胶 冷面草 钓诗钩 红桃酒 紫笋茶 张翰脍 邵平瓜 云毋笋 水晶葱 龙爪薤 兔头瓜 藏待之 蓄御冬 鱼儿酒 虎子盐 切熊白 酌鹅黄 红莲饭 绿芋羹 明星酒 玩月羹 湖上酒 雨前茶 珍珠米 玛瑙浆 三升酒 七碗茶 元亮酒 陆机樽 鸡毛菜 雀舌茶 龙须菜 马首瓜 鸡心枣 虎掌瓜 长腰米 小甲蔬 冲风菌 向日葵
 
  [草木]
  
  风桂 雪芝 椽竹 瓦松 尧韭 舜梧 羊韭 鹿葱 毛竹 刺桐 虎杖 蛇床 竹弟 松兄 枫骨 藓皮 柳颊 梅须 虅骨 柳腰 雨藓 烟荷 鹿竹 牛芸 孝草 贞松 苦竹 甘棠 芝友 竹君 桐乳 柏脂 藓骨 花须 松髓 竹肤 禁柳 井梧 官柳 帝萝 龙竹 虎蒲 仁草 义松 涩勒 扶留 竹母 松公 松友 草兵 兰眼 柳眉 松须 竹毛 竹手 花膺 坞竹 篱风 女草 郎榆 风竹 龙松 寿柏 贞松 蛇祖 鹤仙 竹祖 桐孙 槐抓 槿心 槐撄 竹胎 草眼 柳腰 竹乳 苔须 花骨 藓鳞 花梦 柳魂 柳絮 蕉丝 柳线 茅针 荷盖 蓬房 花睡 草苏 柳拜 花牵 鼠耳 鸟头 菊面 蕉心 菊脚 松肩 柳浪 松涛 葵足 竹头 柳意 花情 萍锦 桃珠 竹粉 松钗 柳老 莲肥 柳卧 松吟 竹撼 虅缠 虎葛 凫葵 桂子 枫人 柳脸 兰心 榴锦 草珠 松妒 花嗔 兰魄 竹魂 荇带 苔衣 蒲笔 菊钱 松健 菊贞 竹啸 松鸣 关柳 市槐 福草 祥桑 梅子 竹孙 柳草 莎须 兰甲 草袍 竹醉 苔皱 竹泪 梅魂 柳带 虅衣 芝箭 芦锥 篁媚 柳娇 梅觉 柳知 人柳 女兰 杜若 已且 柳眼 梅腮 蒲剑 棘针 苔锁 藓缝 春月柳 晓霜风 屏风草 萎露荷 经月藓 耐霜莎 遇墙竹 对户梅 南涧藻 上宫兰 迎凉草 纪闰桐 缘坡竹 挂树虅 长亭柳 上苑梅 新甫柏 景山松 公孙竹 姊妹花 先生柳 处士梅 益母草 报娘荞 金线柳 玉簪花 裙腰草 磬口梅 浑心竹 大眼桐 和事草 养神芝 连理木 合欢花 鸡头竹 鼠耳槐 藏鸦柳 覆露蕉 平安竹 灵寿花 癫狂絮 稳重花 花欲语 柳如痴 高堰柳 小篱梅 王孙草 帝女花 仙人桂 隐士松 宜男草 侍女花 金铃菊 黛笠松 书带草 酒杯虅 无心草 没骨花 相思柳 称意苔 龙公竹 虎子桐 人面竹 象蹄花 三眼柳 百尺桐 雌雄竹 富贵花 参差荇 聚散萍 花作伴 柳相邻 君子草 大夫松 居士竹 羽人枫 渊明柳 和靖梅 云母桂 月精芝 僧鞋菊 佛手蕉 断肠草 卫足葵 多情草 巧笑花 忘忧草 解语花 龙脑菊 芸胎芝 凤尾草 鹿胎花 三花树 九节蒲 玲珑竹 窈窕萝 梅作客 竹为朋
 
  [百花]
  
  解语 羞人 江绿 海红 菊婢 梅妻 菊脑 梅头 菊傲 桃顽 柳知 梅觉 桂子 桐孙 金焰 丹华 盖紫 藏红 江梅 沅芷 潘县 隋堤 金粟 冰丝 浮素 刺红 荷鼻 蓼牙 兰魄 梅魂 杏妒 梅欺 葵足 蕉心 松健 菊贞 不言 相映 水村 山馆 山客 凤仙 杏面 荷身 西子 杨妃 松绵 醉粉 庭菊 市槐 菊面 兰腮 梅怨 桃羞 桃肥 柳老 杏雨 梨云 高烛 重台 分种 寄生 照水 临风 柳颊 梅须 金樽 檀板 刺客 离娘 人柳 女兰 兰眼 柳梅 菊笑 荷喧 桐乳 桂脂 红药 紫蓉 帐蒙 铃护 卧酒 洗妆 珠树 琼英 兰翠 菊珠 巧笑 合欢 姹紫 嫣红 红踯躅 白芙蓉 桃叶渡 杏花春 擎雨盖 傲霜枝 香世界 锦官城 彭泽菊 武陵桃 珊瑚朵 金线丛 深浅色 淡浓妆 千叶影 百枝然 兰名楚 菊姓桃 千灯焰 百和香 凌风桂 避日槐 玉山桂 香水兰 先生柳 处士梅 五候馆 四娘蹊 妍外净 暑中寒 贴水荷 翻阶药 重阳菊 谷雨萍 仙人桂 隐士松 桃花菊 柳絮萍 河阳县 洛邑城 胭脂萼 琴轸房 占风栋 纪闺桐 将军柳 罗汉松 漏霞雪 隔坡云
 
 
常用入声字表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声调,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入声已经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不复存在。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常用入声字表
 
  一屋〖117〗
  卜仆六木扑目伏夙朴竹肉沐秃谷陆叔国妯服牧竺肃育苜郁囿复屋昱独祝茯轴倏哭畜读逐速副匐啄孰宿掬斛族淑渎舳菊菔菽袱骕鹿幅椟牍犊禄筑粥谡鹆搐毂煜睦碌福腹蓄辐鹔嗾塾毓漉缩蓿蔟觫跼鹜戮暴槲熟蝠蝮踘踧辘穆縠镞濮簇簌簏觳鞠瀑覆蹙馥曝蹴蹼醭鵩麓黩髑鬻矗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
  出督忽惚淴哭扑仆噗叔倏菽淑凸突秃葖屋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
  二沃〖50〗
  亍北玉旭曲臼局束沃足录促俗毒狱笃峪浴烛辱钰勖梏欲渌牿续绿菉逯喾属粟赎锔鹄溽督缛触跫碡蜀酷嘱褥趣瞩躅纛
  三觉〖44〗
  乐朴壳角驳卓学岳浊荦药觉倬剥捉朔桌趵啄悫桷喔幄握渥琢确搉搦数蒴雹斫榷槊暴龊璞擢濯邈龌镯爆
  四质〖85〗
  一乙七匹日出叱失帅必术吉戌毕聿佚汨佶佾侄劼卒实帙怵泌绌苾茁虱诘质述郅垤侄室律恤昵柒栉荜轶唧栗桎疾秩秫笔密悉捽率窒紩逸铚壹弼筚耋蛭谧嫉溢溧滗瑟蒺跸锧漆蜜膝踬镒橘篥觱蟀蟋鹬黜
  五物〖33〗
  乞不勿弗讫吃屹汔迄佛芴诎屈怫拂沸物疙绂绋茀郁祓韨倔尉崛掘艴厥蔚熨黻
  六月〖60〗
  兀曰月凸发讦伐纥讷孛杌汨没卒咄忽殁矻勃垡突罚阀骨悖核笏袜钺饽唿惚捽掘猝脖谒厥揭渤筏粤越鹁歇窟阙碣竭鹘撅獗羯蕨蝎樾橛蝎蹶鳜
  七曷〖51〗
  末夺达咄妲怛抹拔拨沫泼茉剌括挞曷活闼捋栝砸秣袜钵钹掇脱萨鸹割喝渴聒葛跋遏阔裰斡瘌褐辣靼撒撮磕鞑獭擦豁蘖
  八黠〖35〗
  八扎叭札轧刖杀挖刮刷刹劼帕拔茁挖捌戛捺秸铡铩揠滑猾颉煞嘎察辖鹘瞎獭薜黠
  九屑〖101〗
  孑切灭穴节决列劣舌血设诀闭页别呐彻批抉折沏疖冽拙杰泄玦绁迭咽垤契侄拮拽洁窃结绝说轶陧剟哲屑悦挈捏桀桔浙涅烈热缺臬铁阅啜啮惙捩掇缀觖雪亵掣揭洁耋蛭裂跌辍阕颉楔截撇碣蔑蜺谲锲噎憋撤撷澈缬鴂瞥薛辙篾爇蹩餮孽鳖
  十药〖122〗
  勺乐各妁托扩约芍作却灼怍拓泊泽疟若迮陌削垩度恪斫昨柝柞洛烁络药虐郝钥阁骆亳厝弱恶格烙珞索胳莫获诺郭酌铄铎庹掠涸略着粕绰脚萚着谑谔跃鄂雀凿博愕搁椁焯萼落酢寞幕廓搏摸漠缚蒻貉酪错鹊箔箨箬膊膜锷雒魄颚鹤噩噱橐缴薄踱霍壑爵镢鳄龠躇镬簿藿蠖嚼瀹矍醵礴攫躩
  十一陌〖123〗
  夕厄尺册只斥白石亦划吓宅汐百伯役扼译赤麦佰咋坼峄帛怿拆拍择易昔泽炙画穸绎责轭迫陌驿剌哑奕客弈柏栅珀疫脉迹适逆革剧射屐席核格益积窄索脊获鬲啧帻帼惜掖掷液硕舴舶蚱喀戟策腋舄跖释隔隙嵴碛蓦谪貊辟摘摭碧箦翟膈蜴蝈赫魄僻瘠磔虢踯额骼鲫鹡翮擘檗藉螫蹐璧癖襞籍
  十二锡〖57〗
  历击吃汨沥狄妯析枥的籴觅迪栎轹郦倜剔敌涤砾荻逖寂惕戚淅笛绩菂觋阋幂晰觌阒雳溺皙裼锡嫡滴翟蜥劈踢鹢墼壁激镝霓檄甓霹鹢
  十三职〖76〗
  力亿弋仂仄忆北则式肋色克即忒抑极识饬亟侧刻劾国或昃直织饰恻拭洫测蚀陟食值匿唧息栻特贼轼勒匐啬域得敕翊翌职幅惑棘植殖殛逼黑塞媳稙慝熄蜮墨德稷鲫穑薏默嶷翼臆
  十四缉〖45〗
  入十习什及廿汁立圾岌执汲级芨吸邑泣急拾笈给悒挹浥涩笠粒袭戢揖湿絷缉翕葺蛰集靸楫煜辑熠歙褶隰
  十五合〖37〗
  卅匝合杂纳咂拉沓衲飒盍趿剳盒鸽塔搭答腊蛤嗑嗒塌搕拓溘遢阖榻榼蜡褡瞌磕踏蹋邋
  十六叶〖54〗
  叶协厌侠妾帖怗挟浃笈荚贴晔涉烨聂婕惬捷捻接猎谍辄铗喋堞詟颊叠嗫慑摄楫牒睫摺碟箧勰蝶镊靥魇褶蹀霎颞燮蹑鲽躐躞鬣
  十七洽〖34〗
  业乏札甲压夹劫匣邺呷怯押法狎胁郏闸哈峡恰洽狭眨胛钾鸭掐硖夹插蛱歃锸霎
(说明:本本是从网上的《平水韵部》一文中摘录下来的,希望对联友们有用。在使用时如有疑问,请以《辞源》或其他工具书为准。《辞源》是对其收录的每一个汉字都标明了平上去入的。)
  写诗填词现在是双轨并行,也就是可以用新韵,也可以用旧韵,最关键是新旧韵不能混用。推荐阅读:《利用现代读音来识别古代入声字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分清入生字是件很难的事情,或者干脆用《新华字典》的平仄来区分或写诗填词,这也是一种简捷途径,但对入声字还是不太了解。
 
 
辩别平仄及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如何识别入声字?许多喜爱诗词的朋友都感到很困惑。王力先生在他的《诗词格律十讲》中就这样写道:“怎样辨别入声?……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解决,……要辨别它就只好一个个入声字硬记。”并说:“如果有什么妙法,我一定在小册子中说了出来,决不会守秘密的。”看来,他对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好的办法。此外,张志让先生在他的一本解析古诗的书中同样发表了类似的意见。这种看法在其他的一些著述中也多有提及。
 
  辩别平仄及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么样区别平仄,有的网友也提到这个问。因为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去的。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
  zh:札扎扎铡宅择翟着折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
  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Le:勒肋泐乐埒垃。
  ze:则择泽责啧赜笮迮窄舴贼仄昃。
  ce:侧测厕策策册。
  se:瑟色塞啬穑涩涩圾。
  (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kuo:阔括廓鞟扩。
  zhuo:桌捉涿着酌浊镯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斫斫斫鷟浞梲。
  chuo:戳绰歠啜辍醊惙龊婼。
  shuo:说勺芍妁朔搠槊箾铄硕率蟀。
  ruo:若鄀箬爇蒻。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ie:鳖憋别蹩瘪别。
  pie:撇瞥。
  mie:灭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谍鲽跌迭瓞昳垤耋绖咥叠。
  tie:帖贴怗铁餮。
  nie:捏陧聂镊臬闑镍涅蘖孽啮啮。
  Lie:列冽烈裂洌猎躐捩劣。
  (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dei:得。
  gei:给。
  hei:黑嘿。
  zei:贼。
  sei:塞。
  (六)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fa:法发伐砝乏伐阀罚发。
  fo:佛缚。
  (七)凡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ˊ,“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ue:曰约哕月刖玥悦阅钺乐药耀曜跃龠钥钥瀹爚禴礿粤岳岳鸑軏。
  nue:虐疟谑。
  Lue:略掠。
  jue:噘撅决抉鴃诀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谲鐍珏孓脚觉爵嚼爝绝蕝矍攫躩屩。
  que:缺阙却怯确榷壳悫埆确阙鹊雀碏。
  xue:薛穴学雪血削。
  (八)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例如:
  读音为e,语音为ai的:色册摘宅翟窄择塞。
  读音为o,语音为ai的:白柏伯麦陌脉。
  读音为o,语音为ao的:薄剥摸。
  读音为uo,语音为ou:肉粥轴舳妯熟。
  读音为u,语音为iu:六陆衄。
  读音为ue,语音为ao:药疟钥嚼脚角削学。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声字,都可从国语的读音来加以辨识,能如此,则对于诗的格律,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相关阅读:《入声字总结》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音乐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