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民族歌曲

歌曲《十送红军》的诞生地镇巴县

07-23 tenmid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色歌谣《十送》唱响,群众与红军战士依依惜别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曲调悲怆,闻者落泪。这首诞生于陕南的红色歌谣,就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十送红军》的前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一首《十送》,唱出了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也道出了人民群众感念党恩的真挚情感。不管是《十送》,还是改编后的《十送红军》,两首歌曲虽略有差别,但其中体现出的真挚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从未改变,这也正是红色歌曲的动人之处。

红色故事会


  军民亲如一家的“红色情谊”


  ——《十送红军》在陕南诞生传唱的故事


镇巴县文工团正在排练歌曲《十送红军》。近年来他们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努力将红色歌曲更好推广出去。  

  “—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色歌谣《十送》唱响,群众与红军战士依依惜别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曲调悲怆,闻者落泪。这首诞生于陕南的红色歌谣,就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十送红军》的前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一首《十送》,唱出了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也道出了人民群众感念党恩的真挚情感。不管是《十送》,还是改编后的《十送红军》,两首歌曲虽略有差别,但其中体现出的真挚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从未改变,这也正是红色歌曲的动人之处。


  《十送》歌词的收集整理


  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一首创编歌谣,歌谣的词改编自陕南红色歌谣《十送》,曲吸收了江西民歌调。走进汉中市镇巴县博物馆,刻有《十送红军》词曲的石碑立在显眼的位置,石碑清楚记载了《十送红军》歌词的收集整理过程。这首当地人人能唱的红色歌谣,之所以能有如此广的传唱度,离不开它最初的收集整理者。


  镇巴县博物馆副馆长马良燕介绍,1956年10月,《十送》由镇巴县永乐镇人(原苏维埃政府干部)朱有炽演唱,符文学(笔名富饶)采录,首先发表在《民间文学》上。《十送》生动地反映了1932年至1935年间,人民群众与红四方面军的鱼水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深情厚谊,是体现镇巴县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中重要位置的佐证之一。


  据有关材料记载,1956年10月,时任中共镇巴县委干部的符文学被派往简池区(今简池镇)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实。在当时的永乐乡,符文学打听到有个叫朱有炽的知道很多革命事迹。当符文学找到朱有炽后,朱有炽表示,红军部队平时除对敌作战、建立政权、打土豪分田地以外,还创编了许多红色歌谣,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参加红军并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工农红军。这些歌谣在根据地到处传唱。


  朱有炽说:“有一首比较长的镇巴红色歌谣,一共有十段,歌名叫《十送》。”随后,朱有炽唱起这首歌谣,符文学在旁边记录歌词。后来,符文学以富饶为笔名将这首歌谣寄给了《民间文学》杂志。在《民间文学》发表后,这首歌谣先后被收入《红色歌谣集》《中国歌谣选》等全国性出版物,署名皆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搜集。


  《十送红军》唱响全国


  1959年,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根据原本的歌词,以当地民歌《绣荷包》曲调为基调,为《十送》重新谱曲,使该歌谣传唱更加广泛。


  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在《十送》歌词基础上进行改编,配以江西民歌音乐,整支歌曲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让《十送红军》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流传。


  “一送红军(呐)下南(喏)山(喏)秋风(那的)细雨(哟),二送红军(呐)大道(喏)旁(喏)红漆(那的)桌儿(哟)……”


  在镇巴县文工团的排练室里,团长王帮斌向记者展示了改编后的《十送红军》在演唱中与原版的不同之处。镇巴被称为“民歌之乡”,对镇巴人来说,像《十送红军》这样的歌曲是浸入他们血脉的旋律。王帮斌说:“镇巴民歌来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人民群众传唱红歌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近年来,团里一直在积极创新节目形式,更好地将红色歌曲推广出去。”


  一直以来,以镇巴歌谣为代表的陕南红色歌谣内容十分丰富,有歌颂共产党的歌谣,有鼓励红军将士英勇战斗的歌谣,有号召青年参加红军、号召群众参加革命的歌谣,还有反映红军与群众、共产党与群众鱼水关系的歌谣等。其中,广为流传的《十送红军》歌谣最具代表性,因为它能够集中反映镇巴人民参加革命、参加红军的光辉历史。


  《十送红军》背后的革命故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志青是汉中市南郑区人。根据他的研究,《十送》叙述的时间背景是秋天,并不是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最后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季节。在当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群众送别红军上前线并不止一次。每一次作战前,群众都会为红军准备好干粮及随军民工、担架队、救护队,并把红军送一程,盼望亲人胜利归来。


  时间倒回到1933年农历五月,这正是大巴山地区农民抢种抢收的繁忙季节,可是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农民要么逃跑,要么躲在山上。面对这种情况,初到陕南县渔渡一带(今镇巴县渔渡镇)的红军,把在家的农民组织起来,挨家挨户帮助乡亲们收庄稼、耕田插秧,还把打下的粮食一背篓一背篓送到各家各户。


  当地群众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不抢夺粮食,还主动帮农民种地,他们见人就说:“红军真是咱穷苦人的子弟兵啊!”


  为感谢和支持红军,核桃树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将从土豪劣绅手中没收的40多万斤粮食全部支援红军,群众户户做了布鞋、草鞋和豆腐送给红军。陕南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今镇巴县赤南镇青鹤观)附近的群众组织起扎鞋队,为红军制作了草鞋2000余双。红军与当地群众的这种真挚浓烈的感情,必然会反映到当地的红色歌谣里。


  马良燕介绍:“1932年12月到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镇巴驻防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红歌传唱以外,还很重视宣传工作。他们组建凿字队,在山岗、路旁、关隘要道等就地取材,书写凿刻大量的标语文献,以此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壮大革命队伍。”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特务团和红12师34团先后进驻镇巴县苏家坡赵家院子,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令》等大量布告,留下了“穷苦工农是红军骨肉”等石刻标语。这些布告标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宣传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对红军产生了更深的信任感。


  十送红军,送了又送,其背后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上的百姓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对人民子弟兵的“红色情谊”……(记者 王姿颐)


  红色档案


  唱遍神州大地的《十送红军》,实际上源自镇巴,镇巴是这首歌谣的发源地。1956年10月,时任中共镇巴县委干部的符文学被派往简池区(今镇巴县简池镇)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实。在永乐乡(今镇巴县永乐镇),他找到了会唱很多红色歌谣的朱有炽。于是,红色歌谣《十送》(《十送红军》的前身)被发掘出来。《十送》首先发表在《民间文学》上,署名为朱有炽演唱、符文学采录。1959年,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根据《十送》歌词,以当地民歌《绣荷包》曲调为基调,为其重新谱曲,使该歌谣在陕南广为传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在《十送》歌词基础上进行改编,并以江西民歌调把《十送红军》搬上舞台。此后,《十送红军》迅速流传,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歌曲。(记者 高振博整理)


  访谈与点评


  《十送红军》背后的军民鱼水情


  ——访镇巴县文工团原团长刘光朗


  刘光朗是镇巴县文工团的老团长,作为全县第一个把镇巴民歌唱到北京的人,对于镇巴的革命歌曲,他有过深入研究。


  刘光朗说,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被誉为“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红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培育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红军与镇巴苏区人民的这种真挚、浓烈的感情,也反映到了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歌谣里。《十送红军》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谣。


  刘光朗分析说,《十送红军》这首歌曲调柔美,歌词的时间背景是秋天,以秋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离别的忧愁。“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自然场景如此凄凉,也衬托出群众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之后,伴随着歌词的循环往复,情绪也一层层深入,生动表现出了红军与当地百姓之间无比深厚的情谊。


  刘光朗表示,如今,镇巴全县已形成了传唱、保护《十送红军》的浓厚氛围。在那曲调婉转、令人陶醉的歌谣里,这里曾发生过的一个个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数后来人都将从这首红色歌谣里汲取力量之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 高振博)


  采访手记


  唱起山歌心连心


  《十送红军》最早是一首传唱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歌谣,它捕捉到了群众送别红军的感人画面。当地群众送别红军时,会帮助红军准备粮食、药品、衣物,送他们走过一段段山路、一重重关隘。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党与群众、军队与人民的鱼水情深历经战火洗礼更显珍贵。而群众之所以对红军战士如此不舍,是因为红军的到来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安宁与希望,红军帮他们收庄稼、做农活,向他们宣传新思想,犹如春风吹过了穷乡僻壤。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十送红军》背后的这些故事,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红色歌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走过革命年代,如今,在人们口口相传中,像《十送红军》这样的红色歌曲,仍然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传承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把群众的需要当作努力的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姿颐)


  先锋与群众


  担子肩上挑 群众记心间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柏培富


  “以前我们总是自称‘扶贫人’,努力把自己肩上的担子挑起来,以后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工作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奋斗。”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镇巴县乡村振兴局世行办(监测中心)主任柏培富说。


  柏培富是扶贫战线上的老兵,之前在县扶贫办工作了20个年头。在多年的工作中,柏培富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说,汇总到脱贫攻坚工作数据表上的一个个数字,是群众生活条件、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写照,更从一个侧面不断督促着他们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镇巴县曾经是我省深度贫困县,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2月,镇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通过了脱贫攻坚国家普查。


  以前,柏培富见过当地群众因为看病吃药承受了很重负担,也见过有群众因为没有产业而致富无门。后来,这些问题通过健康扶贫、产业发展等得到了有效解决。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不易,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群众返贫?对于这一问题,柏培富用了很多时间去思考。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后,柏培富创新提出了镇巴县“12345”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得到了广泛肯定。


  “12345”即建强“一支队伍”,选优配强县镇村三级信息员;做到“两个坚持”,实现预警监测和帮扶全覆盖;明确“三个目标”,明确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持续消除致贫风险,对一般农户中因病、因灾、因突发变故导致收入骤降或支出骤增的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四项机制”,全方位拓展工作成效;强化“五项保障”,夯实防返贫工作责任。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联防、县级相关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镇村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及时组织各镇(街道)和县级相关行业部门开展重点对象抽查、拟纳入监测预警对象核查、返贫致贫风险消除情况核实等工作。


  其中,在选配200余名县镇村三级信息员时,柏培富考虑到将村级信息员纳入公益岗位,每月为每人提供500元补助,这种做法为他们又增加了一笔收入。柏培富说:“我们的工作一定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为群众考虑,既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最大限度改善他们的生活。”


  “天天都是星期一”,这是家里人看到的柏培富的工作状态。柏培富的父母都70多岁了,因为忙于工作,柏培富不能经常陪伴在父母身边,但只要得空,他总会第一时间去看望父母。对于儿子的工作,柏培富的父母很理解支持,还经常鼓励他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谈起这些,柏培富内心有些愧疚,觉得自己对家里人关心不够,但是一旦投入工作,他又很快不知疲倦地工作起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今天,柏培富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继续坚守一线,接续奋斗,带领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记者 王姿颐)


  追赶超越正当时


  “民歌之乡”奏响新乐章


  ——镇巴县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镇巴县黎坝镇结合地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照片

  6月26日,“旅居在汉中”暨旅游发展大会举行。镇巴县成功签约白天河旅游开发项目、渔渡生态旅游风景区二期、巴山铁路文化旅游小镇等3个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近9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和后续建设,将进一步夯实镇巴文旅产业基础,提升惠民服务能力,推动文旅项目升级。


  镇巴县地处巴山深处,有红军之乡、民歌之乡、苗民之乡的“三乡”美誉。近年来,该县依托区域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让文旅产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深挖资源 文化旅游实现融合发展


  6月29日晚,“月月喜相逢”广场文艺晚会在镇巴县民歌广场上演,《唱支山歌给党听》《东方红》《十送红军》等歌曲将当晚的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


  “月月喜相逢”是镇巴县延续多年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至今已演出近百场。“月月喜相逢”将各类具有陕南和镇巴特色的民歌、民俗融入演艺节目中,不仅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镇巴风情。


  镇巴县近年来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优势,深入挖掘地质科普文化、竹文化、苗文化、红军文化、民歌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等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三乡”文化独特魅力,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纪念馆正式开馆,建成国家级非遗——陕南镇巴民歌传承示范基地,镇巴宣纸传统造纸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原创大型陕南音乐舞蹈剧《风从巴山来》在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中获得“文华剧目奖”“音乐奖”和“舞美奖”三个奖项,以红军文化为题材的数字电影《风雨天池寺》在汉中首映,县文化馆干部写作的《班城散记》和《风从巴山来》分别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镇巴县依托区域整体布局,东片以巴山楮水和茶文化为依托,积极打造生态观光和耕作体验农旅产业群;中片以园林县城和民歌文化为核心,打造美食购物和民俗体验商旅产业群;西片以原始木竹林(天坑)和红色文化、苗乡文化为重点,打造研学旅行和康养体验旅居产业群。镇巴未来计划形成东、中、西三片区各具特色、多点支撑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夯实基础 全域旅游创建取得新突破


  “西镇高速公路开通以后,西安、汉中等地来景区游玩的人明显多了。一到节假日,不仅景区附近的客房住满了,很多人还住到了县城。”镇巴县草坝景区的负责人周国顺说。


  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镇巴县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已开通的西镇高速公路,让汉中到镇巴的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5小时。镇巴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也将在年底贯通,由此将解决镇巴东部5镇9万多名群众的出行问题。全长236公里的镇巴县西北部生态旅游环线已于去年7月贯通,环线覆盖泾洋、青水、三元等8个镇(街道),把沿途草坝景区、天坑群、木竹海、渔渡玉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紧紧连在一起,发挥了“交通领先、百业共兴”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镇巴县以全域旅游为总揽,全县旅游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增加。镇巴发现世界级地质遗迹(天坑群),草坝景区成功创建镇巴首个3A级旅游景区。镇巴建成县镇级游客咨询中心5个、智慧旅游平台3处、A级旅游厕所26座、景区农家乐42家。


  随着全县旅游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行业得以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壮大,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镇巴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由2015年的27.41万人次、1.4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9.48万人次、3.27亿元。


  大抓项目 乡村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2016年创建了这个企业,现在又借助镇上的支持,投产年产440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随着黎坝镇的乡村旅游搞得越来越好,我们的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广了。”镇巴县钰丰生态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范本翠说。


  镇巴县黎坝镇四面环山,是当地少有的盆地地形。该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依托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纪念馆,建设“一馆两区三园四院五桥六景”等30余个景观。该镇打响“游黎坝、品美食、住农家、享田园风光、游美丽乡村”旅游品牌,2020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余万元。


  从全县范围看,“十三五”期间,镇巴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推出田园黎坝、青水苗寨、兴隆茶乡等乡村旅游景点8处,打造油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旅行、茶旅观光、苗乡风情体验精品旅游线路4条。该县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通过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就业务工、销售农副产品、入股分红等方式,形成了一整套稳定增收的体系,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四五”期间,镇巴将立足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文旅融合,强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将文旅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镇巴成为陕南及毗邻地区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记者 高振博)


  成绩单


  镇巴县近年来立足文化名县定位,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用好“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大名片,用实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民之乡“三乡”特色,用活世界天坑、生态美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民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等自然、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发展更快、路子更广、格局更新的良好势头。“十三五”期间,镇巴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由2015年的27.41万人次、1.45亿元分别增加到2020年的69.48万人次、3.27亿元。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音乐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