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改黑”后,路畅人欢
发布时间:2014-12-18 发布人:geciwang1
提起赤坎中山一路的变化,彭姨自告奋勇地说:这个我最有发言权! 接着,她从口袋掏出身份证,上面的地址赫然印着:赤坎区中山一路。生于斯长于斯的她,一说起这条路的变化,总是滔滔不绝,从白改黑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上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路上的马尾松
提起赤坎中山一路的变化,彭姨自告奋勇地说:“这个我最有发言权!”
接着,她从口袋掏出身份证,上面的地址赫然印着:赤坎区中山一路。生于斯长于斯的她,一说起这条路的变化,总是滔滔不绝,从“白改黑”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上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路上的马尾松(木麻黄树),再延续到改革开放后路边的商厦崛起。
不过,最令彭姨惊叹中山一路变化之大的,是在今年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之后……
伴路成长
彭姨生于1963年,在赤坎城区生活了51年,见证了这里一草一木、一路一街的变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赤坎”。
16日中午,站在世贸前的中山一路边,彭姨思绪万千。彭姨曾住在赤坎体育场旁边的老街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孩提时代的她,经常跑到中山一路玩耍。那时候,路两边长着高大的马尾松,现在的购书中心那时是一片荒凉的草地。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山一路上的绿化树,从马尾松变成法国橄榄(大叶榄仁),后来改种成大王椰,到今年6月为拓宽路面,绿化带和行道树被悉数移除;而中山一路的铺路材料,也从沥青,变成水泥混凝土,再到今年8月后,变为混凝土沥青。
“爱恨交加”
中山一路不长,1200米,起于世贸南桥段,至南华广场,沿路有南华市场、建设旅店、赤坎体育场、世贸等。
但就是这条不长的路,曾让彭姨“爱恨交加”,爱的是这里留下她的童年记忆,恨的是这条路越来越堵、破败不堪、噪音不断。
在2013年以前,彭姨坐儿子的小车来到中山一路,总是闹心得很——大部分时间堵在路上,尤其是上下班高峰,车开到赤坎宾馆前又要兜圈,路口没有灯控,行人、车辆横穿马路。
进入2000年后,中山一路周边商厦崛起,加上学校、医院、企业、居住区密布,又是通往市委市政府的要道。人、车流量大,加剧了路面的磨损。
“白改黑”工程开始前,中山一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出现裂缝和坑洞,人行道破损严重、绿化带寸草不生。彭姨每次坐车经过,都做好了一路颠簸的准备,并笑称这是歌词中唱的“命运就是颠沛流离”。
她盼望着,中山一路能有“改头换面”的那一天,这也是她的街坊邻里多年的夙愿。
判若两“路”
2014年,对彭姨来说,中山一路的变化来得太快——
6月9日,中山一路“白改黑”工程动工,人行道全部开挖,10多辆车进场作业,拉开市区15条道路“白改黑”工程的序幕;
7月12日,几台钩机开进赤坎宾馆前的交通转盘,一周内将其拆除完毕;
8月中旬,十几台车辆进行沥青铺设作业,压路机对路面来回碾压,为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施工在深夜进行。
8月27日,赤坎片路面完成铺沥青作业,转入交通配套设施建设。随后,路面划定斑马线、行车标识,路口上方架设交通灯。
9月底,中山一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完成,道路红线宽度7.5米—16米,由双向四车道拓为双向六车道。
中山一路的变化,都不用彭姨费口舌,无论是理发吃饭,还是逛街乘车,她都能听到一片叫好声——“路面更黑了,白色交通标线更显眼了,开车更安全了”,“过去转盘车流量大,过马路等半天,现在改成灯控路口,过马路安全方便”,“现在路修好了,生意也上去了”。
原来,经过“白改黑”改造,中山一路两旁隔离带换成划线,导流环岛改造成交叉式的斑马线,新设的调头引导线路更加醒目,向北行驶的车辆调头时不用再到交汇口;赤坎宾馆路口改成灯控路口,位于南桥桥面上的公交站,往世贸大厦方向移了30米——这些改变,大大减少了路口的交通压力。
如今,彭姨每次坐着儿子的车经过中山一路时,都忍不住多看一眼。她笑着说,路越走越宽、越变越靓,人却越来越沧桑……
geciwang1其他新闻
免费电话咨询
24小时原创热线
音乐资讯最受关注品牌
推荐阅读
热点资讯
最新加入的歌曲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