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死去?
发布时间:2014-12-20 发布人:春会
韩国主旋律大片《鸣梁海战》正在热映中,鸣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部电影让人既紧张又激动,在于火爆的海战场景,更在于片中主人公李舜臣对待生死的态度。
死亡,始终是人类的终极恐惧,对于危难时刻为了集体而慷慨赴死者,人类总有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与感谢。而这种慷慨赴死,往往超越生死,创造奇迹。但畏葸不前、贪生怕死者更多,诸多悲剧也因此而起。这是一个矛盾的话题:每个生命都很可贵,为何让人选择去牺牲?
敢死之心,远比“神器”重要
李舜臣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拥有卓然不群之地位的战神,在400多年前的壬辰倭乱(1592年—1598年)中,在朝鲜陆军崩溃之时,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水师,屡次大败日军,掌握了海战主动权,为这个国家的军人赢得了荣誉。
鸣梁之战发生在1597年9月16日,日军统帅藤堂高虎率领330余艘战船和2万陆军出发,欲趁涨潮时攻进鸣梁海峡,全歼朝鲜水师。而此时的朝鲜情况呢?李舜臣因为在第一阶段战斗中表现实在突出,日本人的军舰在海上只能偷偷摸摸的搞活动,无法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日本人使用了他们的绝招:使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朝鲜国王李昖(绝对昏君)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待到第二阶段战事一起,日军海军来势汹汹,朝鲜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李昖不得不重新启用李舜臣,他接收残局,只有12艘平板船。
在《鸣梁海战》电影中,大战之前,朝鲜水师正在加紧制造他们的“抗日神器”——龟船,在海战主要靠冲撞和“跳帮”白刃战的年代,密闭式的龟船曾让日军一筹莫展,可见这一“神器”在朝鲜军人心中的地位。但大战前夕,一个怯战的军官居然唆使手下烧掉了已经造好的龟船,他以为这样就能避免这场注定失败的海战。果然,这场大火之后,军心动摇,无人敢战,李舜臣最信任的手下,也强烈要求暂避日军锋芒,“留得青山在”。于是李舜臣上演了朝鲜版的“破釜沉舟”,烧掉了军队辎重给养仓库和官兵宿舍,然后充分利用对鸣梁海峡水文的了解,把日本人狠狠地干了一场——那场面壮观啊,以致有人说这是韩国的“抗日神剧”。
历史真实情况是:李舜臣率12艘战船引敌深入鸣梁海峡,随即发起集中的攻击,对准日军指挥舰攻去,结果歼灭了日军指挥舰和其他战船2艘,并击毙日军主帅来岛通总。同时间,潮水开始退却,朝鲜舰船趁势进攻,日舰因失去主帅,军心散涣,只得顺潮向东撤退,但却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铁索和木桩,无法退却。结果朝鲜水师全力拼杀,歼灭日舰30余艘,并击毙日军400余人,再度重创了日本水师。确实传奇。
其实电影是想说明:敢死之心,远比“龟船”重要,远比“神器”重要。
纵观中外历史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谋略的胜利,更是勇气的胜利。事实上,两军对阵,势均力敌时,勇者胜,畏者败。当年,岳飞应对皇帝询问如何治国理政时,有句名言:“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十个字,在今天依然是至理名言。
从“引刀一快”到“奈何做贼”
李舜臣牺牲在胜利之时。1598年8月,控制日本的丰臣秀吉病死,死讯两个月后传到朝鲜,他的小兄弟们顿时大乱,纷纷回国,于是,明朝与朝鲜联军——没错,是明军,“壬辰倭乱”又称“大明援朝抗日战争”,当时没有明军,朝鲜早亡于日本了——在海上狙击,明将陈璘派遣老将邓子龙偕同朝鲜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收拾日本人。这就是“露梁海之战”,韩国人在《鸣梁之战》还要拍两个续集,其中一个就是《露梁海战》。此战联军大胜,遗憾的是,邓子龙与李舜臣双双战死,当时邓子龙陷入敌围后,李舜臣领兵来援,率龟船冲入敌阵,却被日军包围,结果身中流弹而亡,他死前叮嘱不许张扬,并把军旗交给其子代为发号施令,以继续战斗。
对一个战神级人物来说,死于战场,是最好的归宿。
1934年,抗日名将吉鸿昌死于国民党枪口下,临刑前写下这样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挥毫写下这首诗时,他是不是想起两年前的生死搏斗?他率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之战中,日伪军凭借工事与火力,拼命顽抗,吉鸿昌乃亲率敢死队,赤膊匍匐前进,连续三次指挥登城……多伦收复了,他还活着,最后却死在同胞的枪下,又怎么心甘?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