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南洋风刮起来
发布时间:2014-12-28 发布人:geci888
原创作品对于一个乐团来说可谓至关重要,原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乐团的曲库容量,甚至影响到乐团的风格定位。如何打造、积累乐团的原创作品?新加坡华乐团采用举办华乐作曲大赛的形式,连续举办两届后收到高于预期的效果。于是,新加坡华乐团将在2015年第三次举办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
从南洋画派到南洋乐派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上任之初,乐团的作品比较陈旧。叶聪上任后的第一场音乐会就选择了何训田、谭盾、周龙等作曲家的作品。很显然,叶聪要从作品上着手“治团”。
如何从作品上着手?“一定要有本地风格的作品”,在叶聪看来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上任新加坡华乐团后,叶聪参加了当地的一次画展,他从中得到启示:既然有南洋画派,为什么不能有南洋乐派?“如何形成南洋乐派,就需要新加坡华乐团站出来,进行组织委约。”于是,2002年,叶聪委约当地作曲家罗伟伦创作了《王子与狮》,他称这次尝试是“投石问路”。2006年,新加坡华乐团举办了首届国际作曲比赛,章程中明确规定必须有南洋风格的作品。这次尝试叶聪称之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次比赛不仅促使作曲家开始动笔创作,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新加坡华乐团。
2006年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第二名江赐良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国际华乐作曲大赛,因为新加坡华乐团定下的主题就是属于我们南洋人的南洋音乐。我生在南洋,对于南洋这个主题具有非常深厚的情感。但是作为华乐的创作,对我来说还需要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够进行作曲。我看过许多关于‘南洋’的资料,思考过很多华人在南洋的情况。最终我选择了南洋水果作为我写作的一个题目。”
江赐良还提醒参赛选手:“很多作曲家在思考或创作南洋风曲子的时候都容易害怕或陷入一个死角:总觉得要写南洋风,就要体现很多马来风格或者加入很多伽美兰(印度尼西亚)等的乐器。我个人觉得南洋风可以从体裁和创作风格两个方面来体现,而不是纯粹从乐器、音律、旋律上来呈献南洋。一个完美的南洋曲子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这些技术层次中,而应该从整体文化上、曲子的结构上来体现南洋特色。”江赐良建议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写。多听,是要多听华乐。多看,是要多看华乐团的音乐会,熟读总谱。因为很多华乐的曲子在谱面上的体现和演出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多想,是指华乐的创作具有相当高的文化要求,要懂得中华文化的欣赏习惯,区域性的各种特点等。写作需要通过练习和与演奏家的交流回馈才能进步。因此只能通过多写来争取进步的空间。
有了第一届的尝试,叶聪并没有尽快着手第二届,而是整整等了五年。“要想找寻好作品,急不得。”叶聪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这个比赛更加完善,影响力更大。
2011年,第二届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开赛。时隔五年之后,比赛除了有南洋地区的作曲家的广泛参与外,中国作曲家和西方作曲家也都积极投稿。第二届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还得到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关注,他个人出资75万新元(折合约350万人民币)支持这项赛事。叶聪告诉记者:“两届比赛下来,新加坡华乐团不仅积累了一批南洋风格的作品,更是建立了一支作曲家队伍。新加坡华乐团每次出国巡演,一定会带上其中优秀的南洋作品。”叶聪评价第二届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比赛可谓“海阔天空”。
从海阔天空到展翅高飞
2015年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的报名截止日期是2015年3月31日。参赛资格不分年龄与国籍。创作作品风格不拘,包括现代、古典、浪漫等,但必须考虑到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与文化风格,融入“南洋音乐素材”或“南洋人文元素”。大赛评委会主席,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作曲比赛提高国际音乐界对南洋地区音乐与新加坡华乐作品的认识。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南洋音乐素材指具有东南亚地区特色的主题、结构、节奏及调式特征等音乐素材。这也包括来自中国南部地区如福建、潮州、广东、客家、海南的音乐,南洋人文元素包括南洋地区的文化、地理或历史题材或逸事奇闻。”
大赛的首奖得主将可获得1.5万新元(折合约7万人民币)的奖金。大赛还特别设立新加坡作曲家奖及新加坡青年作曲家奖两大奖项,保留给新加坡公民角逐。得奖者除了获得丰厚的奖金外,他们的作品也将在2015年11月21日举办的《颁奖礼及得奖作品音乐会》上由新加坡华乐团世界首演。
24小时原创热线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