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报燕王书
发布时间:2014-07-09 发布人:春会
《战国策》 【题 解】燕王哙时,齐湣王因燕乱起兵攻燕,掳掠燕国宝器运回齐国。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昭王。昭王厚礼招聘贤人,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的军队攻破齐国。湣王死,齐人拥护襄王,乐毅攻莒、即墨,数年攻不破。燕惠王派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
《战国策》
【题 解】燕王哙时,齐湣王因燕乱起兵攻燕,掳掠燕国宝器运回齐国。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昭王。昭王厚礼招聘贤人,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的军队攻破齐国。湣王死,齐人拥护襄王,乐毅攻莒、即墨,数年攻不破。燕惠王派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人大破燕军,杀骑劫。燕惠王因而写信给乐毅,乐毅写这信来回答。
乐毅针对燕惠王来信中说的“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从两方面予以回答:一,写他为了报先王知遇之恩,作了详尽规划,再率军队彻底报了积怨。二,考虑到“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所以“负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免得“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从而保留先王知人之明。这第二点,正是回答惠王责备自己的“弃燕归赵”。最后再说明“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他在回答第二点时只用典而不点破,正是“不出恶声”;他不避“遁逃奔赵”,正是“不洁其名”。这封信,回答燕惠王的责问,措辞极为婉转得体;又恰到好处地显示出自己的善于谋划,善于用兵,以及善于全身保名。靠君臣知遇来建功立业,是古代不少有才能的人的想望,所以这封信成为历代所传诵的名篇。
【原文】
臣不佞(1),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2),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3),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4),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5)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6),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7),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8)。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9),闲于兵甲(10),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11)。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12)。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13),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14),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15)。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16)。齐王逃遁走莒(17),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18)。蓟丘之植植于汶皇(19)。自五伯以来(20),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21),使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着于《春秋》(22);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23),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24),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25)。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26)。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27),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题 解】燕王哙时,齐湣王因燕乱起兵攻燕,掳掠燕国宝器运回齐国。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昭王。昭王厚礼招聘贤人,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的军队攻破齐国。湣王死,齐人拥护襄王,乐毅攻莒、即墨,数年攻不破。燕惠王派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人大破燕军,杀骑劫。燕惠王因而写信给乐毅,乐毅写这信来回答。
乐毅针对燕惠王来信中说的“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从两方面予以回答:一,写他为了报先王知遇之恩,作了详尽规划,再率军队彻底报了积怨。二,考虑到“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所以“负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免得“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从而保留先王知人之明。这第二点,正是回答惠王责备自己的“弃燕归赵”。最后再说明“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他在回答第二点时只用典而不点破,正是“不出恶声”;他不避“遁逃奔赵”,正是“不洁其名”。这封信,回答燕惠王的责问,措辞极为婉转得体;又恰到好处地显示出自己的善于谋划,善于用兵,以及善于全身保名。靠君臣知遇来建功立业,是古代不少有才能的人的想望,所以这封信成为历代所传诵的名篇。
【原文】
臣不佞(1),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2),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3),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4),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5)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6),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7),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8)。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9),闲于兵甲(10),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11)。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12)。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13),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14),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15)。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16)。齐王逃遁走莒(17),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18)。蓟丘之植植于汶皇(19)。自五伯以来(20),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21),使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着于《春秋》(22);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23),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24),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25)。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26)。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27),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散文最受关注品牌
推荐阅读
热点资讯
最新加入的歌曲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