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冯小刚的成长史

发布时间:2016-03-28 发布人:zgycgc

有一段时间,冯小刚和王朔住在一起,他俩以捧人为乐,从王蒙到刘震云、葛优,甚至包括王、冯自己,见了面互相吹捧,看哪方先挺不住,把赞美信以为真。这些材料一点没糟践,全用到了《甲方乙方》里。直到现在冯小刚还保留着逢人必称老师的习惯,只是这老师叫
有一段时间,冯小刚和王朔住在一起,他俩以捧人为乐,从王蒙到刘震云、葛优,甚至包括王、冯自己,见了面互相吹捧,看哪方先挺不住,把赞美信以为真。这些材料一点没糟践,全用到了《甲方乙方》里。直到现在冯小刚还保留着逢人必称“老师”的习惯,只是这老师叫得人不知是褒是贬。
 
冯小刚的朋友孙健君说:“他是一个拿来主义大师,他的后期很多信息来源于饭局,饭桌上的点滴都被他像海绵一样吸收了。”《手机》里有一幕:费墨让严守一关上手机,那就是刘震云对冯小刚做的。写本子到了再关键的时刻,冯也要开着手机,听到饭局就蹿出去,回来再向刘震云道歉。
 
恋上王朔,离开王朔
 
去年,市场上出现了一张名叫《冤家父子》的DVD,其实就是多年前未获公映的《爸爸》,它也是冯小刚和王朔的最后一次合作。从那以后,王朔去了加利福尼亚很长时间,他们渐行渐远,这几年联系也很少。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孙健君说是因为王朔那时看了很多书,人一思考行动力就慢了,他反思自己过去写了一批精神冲动的小说,没有写下真正的大部头,对以前的玩闹也失去了兴趣。冯小刚的智慧不是来自读书,他的第一时间用于社交,第二是改剧本,他家就是文艺圈子小客厅,流水进出各种人,他离不开人群,俩人在工作上有了分歧。
 
冯小刚和赵宝刚在早期的风格是重合的,都带有王朔的印迹,王朔影响了太多的文学青年。和赵宝刚相比,冯小刚受王朔的影响更深远。孙健君说:“王朔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尽管二人的本质相去甚远,冯小刚的思想、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在分道扬镳后,冯小刚曾戏谑地说:“王老师是大海,我是一滴水。”他写到王朔的标题就是“抬头望见北斗星”。他也说过:“我早期的电影本身就受王朔的很大影响,我当时可以将王朔的书倒背如流。其实也不是刻意地想去这么做,只是我对他的作品看得太多的缘故,有过目不忘的感觉。”在孙健君看来,王朔是一个崇拜古典文化,思想很正统的人,例证之一就是“他非常害羞”。虽然不被别人承认,冯小刚也坚持自己是一个“古典、浪漫的人”。有一个段子讲,25集的《编辑部的故事》,冯和王各写一半,后来稿子丢了,冯凭着记忆愣是把剧本重写一遍,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他对王氏语言有多么熟悉。
 
在王朔出国后,冯小刚一度很痛苦、困惑。王刚回忆说,那时因为《月亮背面》的患难,他和冯小刚的友谊经历了最好的时光,他所在公司在崇文门一个酒店有长包房,冯小刚经常来找他吃饭、聊天。那时冯小刚告诉他,有八大发行公司要联合投资他的电影,结果写完后那些公司都不见了。当时,冯小刚选中的就是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让王刚做编剧。原稿叫《比火还热的心》,王刚把自己公司老板说的话都用进去了,就是大款吃光了村子里的鸡那段。王朔原来的结尾是戏谑的,冯小刚更喜欢这个结尾,但是王刚坚持改成了葛优和刘蓓把新房腾给了绝症夫妇。这个结尾让审片领导流泪了,片子得以顺利通过。
 
孙健君说,《夜宴》借用了《哈姆雷特》的结构,这已经标志着冯小刚摆脱了王朔的影响。冯小刚用了三个得过奥斯卡的人:袁和平、谭盾、叶锦添,从未得过任何国际奖项的他,第一次组国际化的班底就冲着奥斯卡而去。
 
刘震云和《温故1942》
 
通过王朔,冯小刚很早就认识了刘震云和梁左,虽然后者没有与他合作过,但冯小刚受梁左的影响也很大。刘震云和冯合作了《一地鸡毛》、《手机》,还有时常拿出来掂量一番的《温故1942》。
 
冯小刚有一段时间痛恨喜剧,一方面他觉得喜剧难编,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是仅能搞喜剧的料。穿插在贺岁片中的《一声叹息》,几乎是他的个人情感经历,票房却远逊于他的喜剧。孙健君说:他一直渴望得到圈内人的认可。这个认可包括获奖和学院派对他的评价。记者采访冯小刚时提出,要找一些电影学院的教授采访。他疑惑地说:“电影学院会有人研究我的电影吗?”
 
当然是有的,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前几年看完《不见不散》时就形容这部影片是“话语英雄的聚会”,他说:“一些专家认为冯式电影是小品集锦,但《不见不散》是一部有文化的影片。《不见不散》是一部生产革命文化的影片。只要进步就是革命的。”
 
冯小刚的在意还体现在获奖上,从《甲方乙方》得到了观众投票的百花奖后,他的电影总是只得百花,不得金鸡。他钟爱的《一声叹息》金鸡失利后,他曾经放言“永不参加金鸡奖”,但当衰退的金鸡向《大腕》发出召唤后,他又兴高采烈地出席,还当上了导演协会的副会长,当选时他曾说:“我个人是以天赋与勤奋取得成功的,张艺谋也是如此。但一些著名导演出身于电影世家,依靠门路就可以进入电影学院,打个招呼便能顺利地拍片。我最烦那些出道时介绍自己是某某人儿子的人。”
 
奖项对他有多大的诱惑呢?无论是身为朋友的孙健君还是作为研究者的郝建,都认为奖项不会对冯的电影有任何票房上的帮助,至于很多导演在意的奖金(有些电影厂会奖励一些钱供导演拍片),对冯小刚更是毫无意义。孙健君就曾经劝过他,“不必在乎那些不如你的人的认可”。
 
为了证明自己题材的宽泛,冯小刚手头有很多新奇的本子。比如《山水大战》,讲枪毙人的女法警和男杀手产生爱情;比如《贵族》,都是反复论证过多次。但哪个也比不上《温故1942》的折腾,他曾经“两下河南,又先后赴陕西、重庆、山西、开罗寻根问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此拍摄了几十个小时的纪录片”,“《手机》让我感到满意,但是,《温故1942》才是我心里真正想拍的电影。”他说。为了拍史诗级的电影,他在1994年就游说刘震云,刘总说时机不到,2000年才把改编权交给他。这部电影面临的不仅是审查的问题,光是上亿元的资金就够头疼了,冯小刚用前几部贺岁片积累的投资方对他的信任都准备用在这部电影上。
 
被调教好的周星驰
 
郝建有一个概括:冯小刚是被调教过的周星驰。冯的电影在形态上和周星驰非常接近,这也是他俩为什么惺惺相惜的原因。举个例子,记者采访冯小刚时,说起去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天下无贼》和《十面埋伏》,冯小刚会立刻补充说:“还有《功夫》。”在二人还不熟络时,冯小刚策划、导演了一个茶饮料广告,与周星驰合演。《功夫》里,他又不遗余力地客串个开场即死的老大。在《天下无贼》宣传时,他也不忘替竞争对手《功夫》做广告,这都是因为对周星驰电影的认同感。
 
郝建把导演分成了两派:老电影学院和新电影学院,虽然冯小刚没进过科班,他属于院外那派,也被笼统归进了新派。这个既不是文艺世家又不是高干世家,文宣队出身的导演从来就没有归属过第几代。
 
对于自己的认识,冯小刚在书里引用了张建亚的评论:韩三平(北影厂厂长)和朱永德(上影厂厂长)是抬担架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二四方面军”,一个要往这边走,一个要往那边去,最后两个人都犯了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田壮壮是因为抢渡大渡河,攻急了,留在当地的老乡家里养伤,每天都在给老乡的闺女讲革命胜利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神话;何平和孙周是躲在上海租界里,喝着咖啡吃着面包,心和红军在一起的左翼联盟,长征就不参加了,但时不时也得发一封电报给红军,说你们是中国的希望,等革命胜利了再去北京。冯小刚原本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正好红军途经此地,遂起了当红军的愿望,加入了韩三平的担架队,没走多远正赶上肃反,拉出去就给毙了,结果枪法不准没打死,大雨一浇又醒了,痴心不改,又爬起来追上了过草地的红军。 
ZGYCGC原创歌词诚邀原创歌词
ZGYCGC原创歌词

所属分类:流行歌词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公众号:zgycgc诚邀原创歌词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公众号:zgycgc

所属分类:原创歌词

免费电话咨询

24小时原创热线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