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晋中和顺县“民情日志”

发布时间:2016-03-30 发布人:zghifi

写日志:倾听群众苦与盼 这几年,十几户家庭回村养牛、种双孢菇,给我们石拐村带来不少变化!有些村民还在晋中市区买了商品房和小汽车。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村民王富珍说,其实他心里最感谢的是镇党委书记师秀文,和他那本看似小小,却记录了村民们从贫到富、
 写日志:倾听群众苦与盼
 
  “这几年,十几户家庭回村养牛、种双孢菇,给我们石拐村带来不少变化!有些村民还在晋中市区买了商品房和小汽车。”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村民王富珍说,其实他心里最感谢的是镇党委书记师秀文,和他那本看似小小,却记录了村民们从贫到富、从谋生艰难到渐富之路的“民情日志”。
 
  尽管近一年由于行情突变,他家的双孢菇没卖出好价钱,他却仍“有信心”,因为自己的难处和破解之道,已随着师秀文马不停地调研、走访、询问,悉数写进日记里,只待他继续尝试。
 
  这本让不少和顺县民众心存感激的“民情日志”,始自2012年。为督促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和顺县委确定当年为“干部作风提升年”,在年初的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在全县科级干部中建立工作日志制度。
 
  当年4月份,和顺县500多名科级干部每人领到一个墨绿色的日志本。按照要求,他们开始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感想写在日志本上。
 
  2015年8月,山西省财政厅煤炭基金稽查局副处长、李阳镇泊里村第一书记荣钰泓开始驻村,“记下的民情日志就放办公室,村民会‘偷’看我的工作和生活,想法与规划等。”9月份,村民在日志中看到,为了让荣钰泓安心工作,家里隐瞒下父亲头部血管瘤手术的消息,那段时间,村民周末看到荣钰泓就问“书记,还不回家啊”。荣钰泓觉得,民情日志加速了与村民间信任的建立。
 
  边转作风,边写日志,因得到群众认可而获得的成就感,让干部们深受触动。
 
  松烟镇东坡村饮用水水垢大的问题已困扰村民四五年了。2015年9月,和顺县法院常务副院长韩勇在到任该村第一书记尚不足一月,便着手解决,带着村民从山上引泉水。从村里到施工处5公里的山路,自工程选址、调研、施工到完成,韩勇走了不下30趟。
 
  11月初开始施工后,村里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三天两头去山上看进度,他们焦灼的目光让韩勇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老百姓这份期待”。“2015年12月15日,天寒地冻中,山上的泉水终于通到了村民家。看着老乡乐得合不拢嘴,也觉得有些成就感,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 在民情日志上,韩勇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晒日志:倒逼干部想与干
 
  和顺县的“民情日志”,何以一写就是四年?和顺县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说,除写之外,该县建立了晒、评议、考核环环相扣的机制,力求使“民情日志”成为倒逼干部干实事的有力抓手。
 
  据介绍,和顺县干部们所写的“民情日志”,不但由县委、政府、组织、纪检等部门进行检查和评议,还每年两次在广场上集中“晾晒”,接受群众监督,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500多本日志,摆开来很壮观,差不多把广场围了一圈。”曾目击晒日志场景的山西某媒体记者说,日志记录的是每个科级干部的工作过程和思想经历,更记录了和顺县在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上的点滴变化。
 
  晋中市委办公厅信息科科长、横岭镇石拐村第一书记路辰正说:“其实‘晒’就摆擂台,要想得到领导和群众认可,干部就得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出工不出力拖拉绝对不行。”为解决村里双孢菇销售难,路辰正利用在晋中、太原等地的机会联系销路。
 
  “如果说写日志是把干部推到群众身边,晒日志就是把干部功过摆在群众面前。”谈及民情日志推行数年的感受,一些干部不约而同地说,“一写一晒一评议,倒逼自己不得不为群众有所作为。”
 
  为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2014年8月起,和顺县每周还在县政府网站上晒出“领导干部一周工作清单”。通过看清单,群众看到干部都在谋事干事,不少干部周末休息一天或者不休息。
 
  “晒增加了透明度,让老百姓看到了干部的积极作为,必然会从感情上拉近干群距离、消除隔阂。”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杨茂林认为,“定期晾晒还是对干部权力的一种约束和监督。”
  从起初的访贫问苦、调解纠纷,到调研贫困农户的大棚蔬菜,再到一个村子、乡镇的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和顺县仅向科级干部就已发放4000多本“民情日志”。
 
  “这些干部的日志除了关注小民生,开始出现对农村工作、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见解和思考。”一位关注和顺县“民情日志”工作的晋中市某局干部说,这意味着在可持续的机制督促、助推下,小日志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应,使干部不仅追求做实事,更追求如何科学、高效地做实事。
 
  “善用民情日志有望成为提升干部素质的新路径。”毕业于武汉大学、致力于知识管理领域的胡凤博士表示,写日志是把想法、灵感等隐性知识整理逐步显性化;晒日志有助于经验的传播,分享中的交流和碰撞还能激发更多创造性。
 
  “要做好农村的事,单凭一腔热情不行,还要会做事、做成事。”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信访办公室主任科员、义兴镇青杨树村第一书记李孝海表示,虽然生在农村也有过基层工作经历,但还是“希望学习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基层干部的民情日志,汲取基层工作经验”。
 
  国家贫困县和顺计划于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杨茂林建议,下一步和顺借助新媒体进一步发挥民情日志的作用,创新知识管理提升干部素质。
 
  “和顺已在尝试互联网 党建,我就在和顺‘第一书记’的微信群中。”和顺县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表示:“一段时间下来,第一书记在农村的文艺、医疗等方面的探索令人深思。”(完)
免费电话咨询

24小时原创热线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