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音乐资讯

经典咏流传,聆听《黄河大合唱》的传奇80年

10-11 6937280 歌词网基地

【中国原创歌词网】 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赵阿颖、普丽华主编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传播编年记录了1938年到2019年的81年间,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传播、传承、影响之史实。其中包括《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传唱、版本及词曲作者、指挥、演奏者的艺术人生;《黄河大合唱》80年演唱不衰,凝聚全球华人的传奇史事;对《黄河大合唱》的改编和演绎;对《黄河大合唱》的报道、评论和研究,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出版、刊载和影响发行等内容,以时序贯穿,勾勒出《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史、演出史和传播史。

经典咏流传,聆听《黄河大合唱》的传奇80年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1939年4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组曲(套曲)《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公礼堂首演,一部20世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紧要关头的大型音乐史诗就此诞生。





一部“编年”记录经典巨著的流变历程


你知道《黄河大合唱》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你知道它被改编过多少个版本吗?你知道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哪些传承和变化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黄河大合唱》创作传播编年(1938—2019)中找到答案。


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赵阿颖、普丽华主编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传播编年记录了1938年到2019年的81年间,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传播、传承、影响之史实。其中包括《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传唱、版本及词曲作者、指挥、演奏者的艺术人生;《黄河大合唱》80年演唱不衰,凝聚全球华人的传奇史事;对《黄河大合唱》的改编和演绎;对《黄河大合唱》的报道、评论和研究,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出版、刊载和影响发行等内容,以时序贯穿,勾勒出《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史、演出史和传播史。





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序〉》中评价:“《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乐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


词作家石祥在《延安歌声永不落——〈延安文艺大系〉“音乐卷”前言》中评价说:“《黄河大合唱》词曲合璧,形神兼备,声情并茂,雅俗共赏,是一部时代性与民族性、抒情性与戏剧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鸿篇巨制,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国圣乐。”


这部诗人和作曲家灵魂交感碰撞的珠联璧合之作,以博大的精神气象、深刻的主题内涵、卓越的表现形式,发出的中华民族灵魂的怒吼,唤起了四万万民众投入到“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历史使命中去,奠定了其在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被誉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经典巨著的多样化艺术呈现


从1939年到2019年的80年间,《黄河大合唱》在传世中衍生出多个版本,从黄河岸边的灵感酝酿到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从“延安版”到“中央乐团版”,从钢琴协奏曲《黄河》到各类艺术作品的改编......这部“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深深吸引其他艺术类别对其进行改编和演绎,并由此创造出多样化、跨媒介的艺术呈现。


《黄河大合唱》创作传播编年(1938—2019)旨在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呈现《黄河大合唱》传播的流变历程,使散落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集成一部信史,从而反映它创作传播走过的道路,折射出它无所不在的足迹。


作者简介


赵阿颖,文学硕士,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讲师,2007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同年进入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任教。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广告策划与文案研究。在《湖北社会科学》《新文学史料》《青年记者》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一部,选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曾获国际汉语应用写作研讨会暨中国应用写作研讨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二等奖。





普丽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湖北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写作学研究、现当代诗歌研究及文化传播研究。出版专著三部、主编教材三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创作发表中篇、短篇小说及散文等百万字,主编图书六十余种。



原创歌词网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相关文章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论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会员推送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 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音乐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