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圣殿与四海为家的艺人
发布时间:2014-11-23 发布人:zgycgc
“春天”、圣殿与四海为家的艺人 ——住院随想录
谭冰若
这两篇“随想录”都是根据音乐理论和声乐教育家谭冰若先生的亲笔草稿及口述,由他的学生刘亮整理出来,在谭先生去世后由杨燕迪先生转交《文汇报》。刘亮是跟着谭先生学声乐的广告人,由此也可见谭先生的音乐教育事业几近“无远弗届”。杨先生则是本报的老朋友、笔会的老作者。
刘亮说,他“亲历先生一字字,一次次的修改。第一篇还有草稿(如图),第二篇基本就只能口述了。他第三篇想写关于'我们的音乐沙龙',可是语言不够清楚,没能继续。10月1号的时候他说第三篇文章的题目是《你愿意在我额前吻一下么》,也没能继续。后来每次探望也只能唱歌给他听。现在很懊悔当初没能尽早地完稿,多写一些。”
斯人已逝,但是,“可以把先生在文中的期盼传递出去,应是很有价值的事”。
——编者
艺术不必完美
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有两位来自“南昌路老年拳术协会(确切单位名称已经不详)”的客人到音乐学系访我,希望我为太极拳谱写伴奏。我说音乐学系并不是搞作曲的,但见他们如此热情迫切,便说很愿意帮助挑选伴奏曲目。但想先请他们打几招,以便控制好时间、节拍和小节。他们欣然答应,立刻在阳台上舞动起来。我虽然从事艺术教学这么久,对太极拳确实从未重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个偶然的机会身临目睹,才感到是多么美好的中国“艺术”。他们两人身手非凡,毫无疑问,都是高手。步步流畅、气韵舒展、风骨清朗,这何止是拳术,更是“舞术”。本以为我和他们同辈(那时我还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没想到临别时,他们告诉我,一位已经80岁,另一位81岁,依然是银发红颜,神情爽朗。那美妙的“舞姿”,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几十年来都没有忘记。
去年夏天,我摔了一跤以至鼻梁骨骨折,一直在徐汇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今年开春时,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我曾经的硕士研究生,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在政协会议的间隙时赶来看我,说要送我一件礼物--一张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的CD片,原来是1986年他在学生年代和洛秦先生(当时夏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的演奏录音。当时音乐学院的礼堂(贺绿汀音乐厅前身)并不对学生开放,他们趁着中午没人的时候溜进去,还偷偷推出了学校唯一的斯坦威九尺大钢琴。杨燕迪弹奏钢琴,洛秦先生拉小提琴。为了抢时间,他们只合奏了一遍,就录下了二十多分钟的整部奏鸣曲。使用的设备是借来的AIWA牌小型磁带录音机,录音机的主人赵小红是当时钢琴系的学生,她也正是日后杨燕迪的夫人。
录音中有关窗的杂音,最后还有管理员要关门时的催赶声,却留下了两个年轻人最真实的“春天”。我听过很多大师演奏的“春天奏鸣曲”,但从没有过一个版本让我如此感动。他们当年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学生,却能把“春天”的味道处理得天衣无缝,未经排练,一气呵成,流露着自然优美的青春气息。
我把这个录音送给了医院的徐伟民和席蓓莉主任,虽然不是他们熟悉的音乐,但听过后都非常赞赏。年轻的主治医生徐蓉赞叹道他们在年轻时代就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怪不得现在能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副院长(指杨燕迪先生)和出版社的社长(指洛秦先生)。有一位护士王芸芸,她想把这个录音给她八岁的儿子听。那天她下班回到家,电视机正放着他每天必看的动漫卡通,再同时播放“贝多芬”音乐很吵,王护士希望儿子关掉一个。让她十分意外的是,本以为他会把“贝多芬”关掉,没想到关掉的是卡通片。还有一位护士魏芬,她听过之后和丈夫说,准备把这部作品作为胎教曲目。
更仔细听这首曲子,尤其听到第二乐章的慢板,我的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当年那两位老前辈打太极拳的优美画面。很遗憾为什么当初没有想到把这么好的作品作为他们的伴奏。后来发现,我在院中有两位病友,都喜爱太极拳。我异想天开就让他们跟着“春天”的第二乐章打几招。一位老先生名叫陈维镛,他说现在年纪太大身体吃不消,但是可以做几个基本的“云手”动作,他已经95岁高龄。音乐一起,就立刻像春风一样自然地舞动起来。陈老年轻时不但是位名医,而且还是京剧和舞蹈的高手,他觉得跟这套作品打太极拳,感觉就像芭蕾舞一样。另一位同房病友程应航老先生,尽管从来没有接触古典音乐,但是一听就随着节奏自然“起舞”。除了完成第二乐章,他还想调整自己的节奏,努力地计算节拍和时间,想要跟着音乐从头到尾完成二十多分钟的动作。他也87高龄了。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
Copyright © 2011-2021 帝国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