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光散文: 平实中的性情与机智
2015-03-04 eeyu4174
(一)吉林人生散文的殷勤实践者
相对于已呈蓬勃之势的诗歌与小说,吉林散文新中国成立17年可谓枝稀叶瘦。除了一度在大学任教的几位老作家吴伯箫、废名、公木等时有随笔问世,其他人作品很少。丁耶、鄂华、胡昭、王肯、上官缨、文牧的散文高峰期都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此期间马犁、赵赴的散文写作也曾引人注意,可惜二人均过早地离世。
赵培光1992年编定第一部随笔集《人生小酌》。这之前,1991年他的头两本书是散文诗集《不息的内流河》、诗集《别一种心绪》,后来还出过诗集《临近秋天》(2001)、长篇小说《顺风摇摆》(2003)。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先是起步于散文,尔后涉及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如今落脚点仍在散文上。”其一篇自序坦言:自己“正恋着散文呢”。他说:“散文才是大地,让我自由而踏实地来去。”35岁写的“暑中札记”曾立志:40岁时要成为“不错的散文家”,此非虚言也。培光陆续又有散文集《野马闲驰》(1994)、《寂静的回想》(2000)、《一个人的路程》(2004)、《再发送一次》(2008)、《瞬间回味》(2009)、《微生活·什物小品》(2012)印行。散文近作《书里看人》、《春风放胆》付梓待出。
与此同时,吉林文坛上,张少武、易洪斌、贾凤山、陈晓雷、丁利、祝大安、郝炜等人散文各显风姿;格致的新锐言说、胡冬林的生态书写、任林举的土地情结,更是以新异的视域和语体博得全国文界瞩目。
赵培光的人生散文始终坚持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既有传统散文的中庸,又有现代散文的前倾。回首吉林区域散文创作,似乎还没有哪位作家能像他那样广泛、细微地涉笔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层面。他文章多则三五千字,少则三五百字,并不着意追求“地域性”或“历史感”,也不热衷于找“冷门”、探“隐秘”或挖“哲理”,而是关注日常事、身边人,表述切身感受,倾诉真实心情。记事、随笔、审物、察人、遐思、寄情、铭言、偶悟、品书、赏艺、观光、印象……他的文本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平易而亲切;他的述说诚恳而细腻,饱含深情,毫无做作与矫饰。培光具备掂量体味文字的直觉,诗歌禀赋或许又强化了其捕捉细节、情愫的敏锐,由此铸就了他散文语言特有的质感与弹性。
当然,赵培光之于吉林散文的突出贡献,还有一件必须说的事,就是他作为资深编辑对散文写作的倡扬与推动。多年办报纸副刊,培光培养了一茬又一茬作者,特别是他参与创办的《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吸引、团结了省内外诸多散文名家高手,辟出全国文坛的别一块风景。
(二)日常记忆:语调与心境
培光散文最触目的特征是,话题微小,书写日常经历,以单纯感受世事的复杂,表达一份平常心。
握手,“抛开那种纯粹的、初识的应酬,两只手握在一起,差不多就等于两颗心贴在一起。或是认同,或是承诺,或是融会,或是鼓励……”但也有例外,比如大人物抬手的居高临下,摩登小姐伸出“戴手套的纤纤素手”之矜持冷淡,酒桌上“故弄玄虚”的把手言欢,以及那些让你“哑巴吃黄连”——“狠命地一握”等等。《握手》有体验、有辨析,把这个人与人交往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礼仪动作,从个人感受提升到一种世情体验:“世间多少事,多少情,千言万语诉不尽,彼此那么一握,便握出了它们的全部意蕴。”
听会,几乎是国人必有的经历。“会是不能不开的”——从城市到乡村,从职场到家庭。《听会》的语调平和而不乏调侃。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会,“我”是“肯定要参加的”,如“分房会”、“评职会”以及稍带旅游的“去远方听会”。然而,“可开可不开的会议”,“繁多”又“繁琐”,躲也躲不开。于是,不少人包括“我”在内,“逐渐成了听会的专家”。可早来,可晚到;可选正座,可取偏席;可交头接耳,可独自出神。其要义在于,“洗耳恭听”却“充耳不闻”。不止于腹诽,简直在抗议,所引林语堂关于绅士讲演“当如女裙,越短越好”之比喻,所举多年前生产队队部前派工的“碰头会”之旧事,皆令人忍俊不禁。
《喝酒》同样让人感到亲切,因为它抓住了连笔者在内庸众的一根神经。培光不愿喝酒、不胜酒力,但对“喝酒”的观察十分到位。喝酒,是应酬,也是性情。培光从父亲写到自己,不与酒亲,施以理解:或种种“聚会”,或“月下独酌”,或友人“觅趣”,“少喝一点,通了心路,通了感情,悠然见南山”,连鲁迅都常有“醉眼中的朦胧”,何乐而不为?
读信,一种正在远去的日常记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鱼雁往复便是老百姓的人生寄托,而今已渐被手机短信、微信所替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光的《读信》让我感到亲切,它记下了即将消逝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甚至留存了一个历史的私人档案。放头位来读的自然是家信,“最盼望又最害怕”读到,因为当年多是讲述“家中诸多‘不平安’”。最动情的,是读友人的信:“读千千百百的面孔,读林林总总的世界,读坦荡读情谊读幽默读趣味读风姿读精神读苦恼读忧伤读悲哀读狷介读狡猾读祈祷无所不至无所不读或一泻千里或瞬息万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罕见的无标点长句连缀,传达了一种急于言说、感慨良多的兴奋。
相关文章
-
03-04培光散文: 平实中的性情与机智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6-26读方承散文集《云深处》
-
07-09散文讲座
-
02-10向未来的可能性敞开——读穆涛的散文
-
02-10这次换我说对不起
-
10-16通向心灵的书写
-
07-28纪伯伦散文诗
-
05-11游记散文:游滮水岩
-
10-08陈锡挺:哦,那片枫林(散文)
-
12-09山西李需在全国散文诗大赛上获奖
-
07-06品读鲁迅散文集,领悟不同思想
赞助商广告
-
02-18电脑系统网,最新版系统下载
-
02-16帝国博客1号主题点击查看
-
02-06知足下载站 绿色软件下载基地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