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胡明刚:从天台漂到京城的“江南蓑衣”

2014-07-16 1965280064

在北京从事文化事业的天台人胡明刚,他的散文作品中被用作高考模拟题并入编多种语文教材教辅和中学阅读写作报刊最多的那篇,就是《江南蓑衣》了。能在书中目录查到的就有25本,还不包括其他的试题集。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将此文收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阅读训练教材。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我的家乡是在天台山华顶峰东麓的外湖村。全村有80多户人家,年轻人基本上出外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胡明刚说。

他是“60后”,家境贫穷,从小对书很喜爱,只要地上有图和文字的纸片,他都拾起来看。看得出神了,别人叫他都不答应,成天傻乎乎的。

高中毕业后,他在家边务农边写作。在乡里工作的朋友陈达贤,把他的小说《啊,云海》带到文化馆。一个月后捎来了一封信,原来是文化馆创作干部陈瑜老师写的,同时还给胡明刚带来一大袋杂志。在陈老师的指点下,胡明刚的第一首诗歌《山村夜晚》在1985年的第二期《天台山》发表,为封面重点稿。

“我父母去世后,陈瑜老师介绍我去编辑民间文学集成和地名志水系名考。有时他让我住在他家里,并给我被子、衣服,因为山上的粮票不能在城里用,他把自己家里的粮票每月省出30斤给我。当时是1986年,粮票要卖到五角到1元1斤呢。”

因为体制所限,胡明刚做的都是临时工,不断变换工作,扛过铁水,卖过汽车配件,在文印店打字,随后去天台中学打字刻蜡纸,干了三年半后,经作家陈镛老师介绍,去了浙江圣达保健品有限公司做文秘,生活才有了改观。

“我觉得,我在家乡生活是艰苦的、贫寒的。但这种生活经历,是一种真正的财富。这是岁月积累的东西,是别人无法复制的,这是我的长处。但是一个缺陷,我总是为生计所累、所奔波,缺少新思想的融入,就一个人孤单地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胡乱比划……”胡明刚这样评说自己早年的生活。

又一位“伯乐”,又一次“突围”

胡明刚又遇到了一位伯乐,又开始了第二次“突围”。

“1990年,我在天台中学打字刻蜡纸,通过投稿认识了钱国丹老师。后来她发了我的几个作品,彼此书信来往,直到1995年才见了面。”胡明刚说。

1997年,台州文联和浙江省作协在天台山举行杜鹃散文笔会,钱老师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参加。“在这次会上,我认识到许多作家和编辑,如谢大光、刘会军、谢鲁渤、薛家柱、汪逸芳等。笔会后,我的散文在《浙江日报》、《中华散文》等报刊发表了。”

笔会不久,浙江《江南》文学杂志发表了胡明刚的一组散文《天台山随笔》,四篇,将近两万字,同期发表的还有许多名家作品。钱老师看了,兴奋不已,经常对人说,天台的胡明刚很有才,生活条件不好,但一直在努力刻苦写作,《台州文学》缺人,就把他叫过来当编辑吧。

“我在家乡生活,遇到几位改变我人生的人,一位是陈瑜老师,一位是陈镛老师,还有一位是钱国丹老师。我刚到文联时,租的是别人的房子,书架、书桌和床之类的家具,是钱老师从家里拿过来的,平时生活中缺什么日用品,都是钱老师买来送给我的。我经常跑到她家里蹭饭。由于看书看电脑的时间过长,我的眼睛常常红得跟兔子似的,钱老师特地带我到街上的专业店里配眼镜。我不善言辞,对钱老师做的一切,只想用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勤奋的创作去回报她。”胡明刚说。

在台州文联工作,胡明刚有山水风光、饮食民俗、生活百态、自然草木、艺术情趣等题材的散文作品,陆续在《文艺报》、《文学报》、《中华散文》等报刊上发表了出来……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