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非小说、非回忆录以及非散文

2015-08-26 admin

约翰·伯格,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
 
《我们在此相遇》(吴莉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约翰·伯格的一部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
 
说《我们在此相遇》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未免有些笼统,不过,它也确实体现出“自传性小说”的一些特质:作者,通过与“死人”的对话,在现实与过去的交叉中,回忆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回忆了自己曾经的恋情,回忆了自己的老师或者朋友对自己成长过程中产生过的影响。而这个过程,则充满了思考:爱的思考、死亡的思考,社会的思考,许许多多的生命哲理的思考。
 
他把自己的母亲,安放在“里斯本”这座城市;他认为,里斯本,是一座适宜于安放“死亡”的城市(其实,他的母亲,一生都从未到过里斯本)。在这里,作者与自己母亲的鬼魂,有过几次对话,他在对话中呈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一种“放任自流”,或者说是“自由自在”的教育;呈现母亲教给自己各种各样的品质。在与母亲的对话中,母亲多次重复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把你发现的东西写下来就好。”对于作者约翰·伯格来说,这似乎是一种诠释,对于自己写作的诠释:他的写作的动因,来自母亲的鼓励和期望。
 
约翰·伯格的父亲,参加过一战,一战结束后,他回到了老家。在作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与老家门前的那条浚河,和浚河上的那座吊桥,联系在一起的。父亲沉默寡言,参加过一战的父亲,并没有什么“故事”可讲。在这里,约翰·伯格或许是受到本雅明的影响。本雅明曾在《讲故事的人》一书中写道:“你不要认为战场上回来的人就有很多故事可讲;不,战场上回来的人都是沉默的。”一战回来的那些士兵满脸疲惫,什么话都不想讲,他的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实际上,约翰·伯格,实则是想通过父亲的这种“沉默”,来悼念父亲那一代人“失落的青春”。对于父亲来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周六下午,与儿子在一起,在浚河的吊桥上玩耍的时光,好安静,好美好……然而,读着,却让人生发一种“欲哭无泪”的痛。
 
肯曾经是作者小时候的老师,后来成为“朋友”,叙述与肯的关系,实则就是在阐述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肯教给他各种游戏;教会他“排除软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教会他读书、文学评论等。一个人的一生,确实是需要这样一位朋友的。
 
在现实与回忆的交叉中、在与死亡的“对话”中,作者回顾了与奥黛丽的恋情,这段恋情,透露出的,似乎是一种青春的迷惘:“奥黛丽和我所共享的那种无名欲望,最后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结束,就像它开始的时候那样:说它难以理解,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去寻找一种解释。”也许,在那样的年代,一些事情,包括恋情,根本就无法解释,或无从解释。
 
 
说《我们在此相遇》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未免有些笼统。确实如此。因为它实在是一本“奇特”的书:“是虚构,但非传统小说;是作者的第一人称,但非回忆录;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终立足于当下;是一篇无悔的告解,也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深刻挖掘。”它是一本混杂了传统小说、回忆录、散文或传记等各种文体的崭新文类,所以,有人就称之为“未来的文类”。
 
“未来的文类”,写法的特异正是《我们在此相遇》一书的最突出的特点。作者总是立足于“发现”,同时又展开“想象”的翅膀来丰富“发现”的内容。于是,他把“现实”和“回忆”交叉在一起,让“存活”与“死亡”展开对话。在作者的笔下:生与死相衔接;死,并非是生命的结束、腐朽,而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是生的另一种生命形态;甚至于,死是生的沉淀和升华,一个死亡的人,也许比他生时,更充满了智慧。
 
在这种“魔幻”的手法下,作品得以呈现出一种“奇幻绚丽”之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