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取法乎下下,而得乎上上

2015-09-15 1965280064

 收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刘荒田散文精选》,还以为是作者从已经出版的29本散文集中选出来的篇章,看了目录,才知道多是2010年之后的新作。所谓“精选”,其实是多数新作加上若干主题相近的旧作。
 
 
  刘荒田以诗人身份在世界华文文坛亮相,20年前转入散文、随笔、小品写作。这期间,他的创作数量惊人,品质服人,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两三本新作问世。读他的作品,随笔如行云流水,平实中见寄托;小品若玉盘珍珠,智慧与美感互映。他的散文,没有固定章法,有的铺陈扬厉,错彩镂金,有史传散文的浑厚;有的信笔写来,略加点染,在写意中彰显审美理想。但是,有一点是始终统一的,那就是:他笔下的人物,几乎没有达官贵人,涉及到重量级的文艺耆宿,也是没有官位的“纯作家”。
 
  刘荒田对小人物的了解,是设身处地的,也是在“眼中”与“胸中”来回穿行后成型的。而他的文学理想,并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要记下各色人等的生活与情感状态,为这个转型时代留下精神切片。因此,他所选取的“着力点”,既是“这一个”的精彩与真实,也是大人物所主导的世界走向的刻痕。
 
  《刘荒田散文精选》分为异国篇《云无心以出岫》和故土篇《抚孤松而盘桓》两辑,共收录作者36篇散文。这些散文浑然天成,每一篇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用心而不刻意,倾情而不经营,作品与作者的主客体之间有机融合,创作主体不戴任何面具。拜读热辣辣的新作,与部分老友般的旧篇对照,思考刘荒田的创作轨迹,我隐约感到,是文学创作塑造了作家的文化人格,文化人格又在作品中充分现身,以致他的创作表现出如此的率性与率真。这是敏锐的艺术感觉把五彩缤纷的世界万象摄入,令其在最纯净的心田成长,生出艺术生命,裹挟着人生百态信息,散发真善美的花粉,在太平洋两岸的文坛播散。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摧枯拉朽”,使得文言文退出书写主流的同时,也退出当代作家的阅读主流。伴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引入,古今文体的界定标准也出现错位。为了“与时俱进”,传统小说和诗歌成为文学人不愿摄取的营养。然而,白话文废止前的中国文学,毕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是生存场和“集体无意识”,也是灵魂根基所在。在“国学热”升温的今天,对于传统,生吞活剥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望而生畏者有之,能够成功吸收和变通继承者,寥若晨星。刘荒田是作家,也是读书人,他的阅读,没有受机械文学理论的遮蔽,他把传统散文艺术的营养及创作手法,内化于创作主体之中,素材纳入他的“心中领地”之际,同时生成了形式,也生成了主题、格调、声音。
 
  古人为文,念念不忘“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在这样的文学理念熏陶下,作家们不仅在行文上“趋文拒野”,选材上也是如此,这就舍弃了一些丰富的生活营养,走向自恋与矫情。散文大师王鼎钧提出“取法乎下下,而得乎上上”的策略,意思是摄取最下层的生活营养,能够升腾为有力度的散文上品。刘荒田接受了王鼎钧的策略,实践着取法“野”的生活,滋养“文”的创作,并在成功的转化中,平衡了“拒野”和“嗜野”的关系,走出了一条散文家的创作新路。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