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文学期刊上消逝的杂文- 高 深

2015-09-18 gxyg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杂文好像退出了文坛(或说被排挤出文坛),绝大多数文学期刊,几乎都是小说当家、散文结伴、诗歌补白、评论兜底……读者已经很难在文学期刊上寻觅到杂文的身影了。
 
  但在各级各类报纸副刊上,杂文不仅占有一席之地,有时还待若上宾,比散文、诗歌更易登上头条宝座。所以尽管杂文在文学期刊那儿遭到冷遇,而在全国数千种报纸上还是小有成就的。笔者没有能力进行全国性的统计,但是按现时公开发行的报纸数、按每周每报发表一篇杂文来估计,大概其数量也不亚于文学的骄子小说了。
 
  文学期刊不载杂文,除了怕惹事或陷进是非漩涡以外,据说杂文很短,从前冠名过“小品文”,既是小品,自然难登文学的大雅之堂。其实这种观点早就被鲁迅批评过,他在《杂谈小品文》一文中说:“篇幅短并不是小品文的特征。一条几何定理不过数十字,一部《老子》只有五千言,都不能说是小品。这该像佛经的小乘似的,先看内容,然后定篇幅。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杂文虽有时从小处落笔,却着眼于大处,顾念的是大局。
 
  据说有人搞过一个阅读喜好的抽样调查,杂文排名于诗歌之后,名落孙山。这个调查能反映人们阅读的真实情况吗?我看未必。
 
  我曾在某晚报上开过一个“箴语人生”的杂文小专栏,每周一篇,坚持近两年,几乎每篇都收到过读者打来的电话或信件,有读者还剪贴成册。我所以能坚持两年,和读者的鼓励与支持有很大关系。那个抽样调查结果可能是真实的,问题是选择的调查对象恐怕不那么恰当,假如谁向下岗工人调查“你的旅游文化消费是多少”,向独生子女调查“你爱弟弟还是爱妹妹?”调查结果会比阅读杂文的情况更令人惊讶。一般来说,阅读杂文多在成人层,多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问题的人群中。
 
  说到杂文本身,确实有不招人喜欢的地方,一表现在内容上,二表现在形式上。
 
 
 
  杂文一向被称为文学中的投枪或匕首,以此形容其尖锐性、批判性。当今这样的杂文已经很少见了。不论是坚持真理或指正错误的杂文,一般说准确性、鲜明性有余,而尖锐性、泼辣性、生动性则不足,有的甚至总是在要害处表现得吞吞吐吐,或者对问题的实质隔靴搔痒,或者说几句套话了事,就像毛泽东曾指责的某些文风那样:“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每一种文体、每一种文艺形式,都应该有一个基本态势、基本属性,有它的主要责任。例如杂文、相声、漫画等,它们的基本态势、基本属性应该是幽默与讽刺,它们的主要责任应该是指正错误、批判流弊,而不应该像写赞美诗一样地画漫画、说相声、写杂文。这里说的是“基本属性”和“主要责任”,不要误会,没有“一律”的意思。
 
  杂文区别于政论、时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文学性。近几年自然有一些既形象鲜明、文采风流,又思辨性强、推理严谨的优秀杂文。可惜为数不多。而大多数杂文,或是偏“文”或是偏“理”,尤其有些杂文多风骨、乏文采,写得与政论、时评差不了多少。
 
  这里用得着古代文论大师刘勰的一句话:“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杂文之幸亦如是矣。在今后的日子里,渴望在更多的文学期刊上,阅读到有风趣亦有力量的杂文。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