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散文:提供更丰饶的精神滋养

2016-02-01 zgycgc

2015年散文创作呈现丰富、多样的面貌,各种类型、题材、风格的作品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散文所能提供的阅读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特别需要。  
 
  在全民写作热潮下,散文创作在形式、语言风格、内容题材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新散文、轻散文的出现和畅销,影响到了散文的发展走向。
 
  多角度展现对文化的思考
 
  2015年有几篇讲述中华文化的文章值得关注。作家们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和阐述,对今天的人们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王蒙的《斯文济世 天下归仁》精辟分析了孔子学说的各方面内涵,肯定了其精神价值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也诚恳地提出其在今天的局限性。文章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我们今天如何对待中华文化传统,今天提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一种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余秋雨在《中华文化为何长寿》一文中,提出了中华文化得以留存至今,并且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八大原因,文章内容驳杂,涵盖极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术性的、略带感性的文学文本。
 
  还有一些作品从一个切面对中华文化进行审视。彭学明的《千年土司王朝的不朽诉说》写历经800多年的湘西土司王朝的发展历程,在惊叹祖先的智慧与勇气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许淇的《驼铃叮咚——赤壁羊楼洞欧亚茶驼古道》回望连接内地、草原和欧亚各国的茶驼古道,在不长的篇幅里带我们领略了古道的热闹与闲适,感受到商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体会到历史与今天气息相通,源远流长;刘华的散文集《我们的假面》以“我”的行走、思考带领我们走近江西傩文化,把这一古老又新鲜的传统戏曲滋养下的中国乡村的基调呈现给读者;吴昕孺的《一张纸的前世今生》重温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及造纸术在世界上传播的历史,提出纸的一些用途在今天正在被取代,某种程度上,纸的前世今生折射出的是人们生活的变化;鹿锋的《会说话的石头》从泰山石刻写出中国书法和篆刻的魅力;沈荣均的《魏晋时光》从魏晋名士的风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南帆的散文集《泥土去哪了》以理论思维观照现实生活的变迁,探讨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提出反向思维的警示。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思考中西文化相通相异的作品值得关注。铁凝的《幽灵之船——现实生活与创作灵感》把“灵感”具象化,讲述了自己写作中灵感出现的几个瞬间,让我们切肤体会到写作的难与不难,体会到写作的枯燥与乐趣。贾平凹的《解读中国故事》以自身写作经验提出,真正的中国故事不是作家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真正融入到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品。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热潮中,这样的中国故事才更有力量和意义。李骏虎的散文集《受伤的文明》从青年的角度,抒写对人类文明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如何延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些介绍国外文学文化的作品给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孙郁的《图像里的俄国》写鲁迅收集的俄国版画以及俄国大革命以来的绘画作品、插画等,展示出大革命后俄国在政治、文化上的流变,分析了这些图像里的俄国对鲁迅产生的影响;董强的《为什么是莫迪亚诺》带领我们欣赏了2014年法国文学的重要作品,介绍了法国文学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法国当代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制度设计及做法、经验,有一定借鉴意义;沈坚的《赫尔辛基有这么一座雕像》从一座雕像牵出俄国与芬兰的历史恩怨,反映出芬兰文化中的一些特质。
 
  2015年,《80后,怎么办?》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作者杨庆祥作为年轻学者,一方面有着极具现代感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又有着传统理论学养。这种思考型作品应该是散文写作中的一种,但其思考方式和语言方式上都带来了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散文仍以文学期刊为主要阵地,这些作品反映了当下散文创作的动态、倾向和问题。总体来看,除却基本的语言和形式的外在因素,散文作品的高下最终还是体现在作者的学识、修养和眼界等内在因素上。
回望历史、书写当下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家用手中的笔讲述历史,表达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了多方位了解那段历史的途径。熊育群的《旧年的血泪》揭开关于长沙会战的种种记忆,作者在思考,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凶残?日本人对那场战争的态度到底是什么?通过搜寻相关资料和与日本人交流,尝试在日本民族的文化里寻找答案。陈喜儒的《黑土地的记忆》侧重描绘日军占领东三省后的种种行径。正像作者在文中写到:“日本已战败投降,但他们的罪恶,已经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轻易拭去。”许俊文的《父亲的黄昏》重点不是直接写战争,而是写身为普通农民的父亲在亲眼见证17位新四军战士的牺牲并一直坚持守护他们的坟茔的经历,映照出人们对烈士的漠然,值得我们反思。《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既收录了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等现代文学名家关于抗日战争的散文作品,也收录了铁凝、王充闾、赵玫等当代作家纪念抗战的作品。不仅提供了一个感受战争的较全面的文本,更让年轻一代看到祖辈和父辈对那场战争的表述,为思考战争提供了一种侧面参考。
 
  乡村书写是散文创作的一大主题,在记述今日乡村的自然风物和人情世故的同时,也写出了乡村的变与不变。鲍尔吉·原野的《村庄里》给乡村生活中的场景或物件画了一幅幅素描,水井、母亲手里的针、马灯、磨刀人……这些正是构成今日乡村的一块块拼图。梅洁的《迁徙的故乡》写自己的家乡丹江口库区拆迁中乡亲们的种种不舍,他们要告别的不仅是一个村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熟悉的心境。王巨才的《草原,恩重如山的摇篮》写出了草原与牧民的生生相息,相互影响。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对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启示性意义。安宁的《走亲戚》、钟翔的散文集《故土情》、陈霁的《夺补河两岸》等,从不同侧面描绘着乡村的面貌。
 
  人物散文以人物为描绘对象,表达的是最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会勾起回忆,形成文字。阎晶明的《一个人和一种命运的逝去》怀念导师黎风先生,一位人生充满曲折而内心平静的学者;朱鸿的《不能想的父亲》、李云迪的《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蔡崇达的《母亲的房子》写自己所理解的父母,陈原的《去了高原的兄弟》记述一位朋友与西藏高原的不解之缘。
 
  对生活的诗意书写是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铁扬的散文集《母亲的大碗》、乔叶的散文集《走神》、魏平的散文集《时光里的珍珠》、葛水平的《服饰的活性和通达》等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体味,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因子,写出生命的温暖和价值。董桥的《养字》、胡竹峰的《墨迹》、耿占春的《隐形书写》、李琦的《发呆》、王祥夫的《清坐》、王族的《歌声与微笑》、尔容的《爱东湖的第一百零一个理由》等表达艺术滋养生活的情致。简平的散文集《在云端》、李晓君的《敞开的私人生活》、罗伟章的《发现自己——写给儿子的信》、周晓枫的《禽兽》、韩浩月的《饥饿是种深刻的记忆》等分享个人感悟,真诚而透彻,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还有一类作品书写个人记忆,也写出了一代人的生活况味。杨沐的《老母土》写祖母、母亲以及自己三代女性的生活遭际,是一种寻根式的写作。南丁的《下营》回忆作者一家人在下营村下乡的一段生活。邓友梅的《我走过的道路》和丁帆的《那年我的朝内大街166号》可以看到老一辈作家的养成,那些散发着热情与才华、勤奋与谦逊的作家故事,能让人学到很多。宁肯的《一个人的道路——我的自述》写自己的童年与成长、与写作的渊源,可以看到新一代作家的成长轨迹。
 理论评论的发展与意义
 
  与此同时,2015年有几篇关于散文写作的理论评论文章值得关注。陈剑晖的《“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探讨“非虚构写作”潮流对散文创作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非虚构写作”淡化了以往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意识形态化、新闻报道化和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的弊端,又匡正了近年来散文写作中愈演愈烈的“自说自话”、背向现实的个人化写作倾向,对文学创作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与传统散文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也存在散文性的不足或审美性的淡薄。文章强调,散文的本质应是兼具审美与纪实两个维度,并且应有文体规范。
 
  傅书华的《呼唤客体散文的写作》提出散文写作似乎陷入了一种瓶颈,样式单调、题材趋同,缺乏独特的审美力量,其根源是散文作者同外部世界的沟通出了问题。这样的写作不是用作者原有的或者预设的态度和观念来形塑、评判自己所写的对象,而是去熟悉、去了解并在情感上亲近时代新出现的创作对象,从对象中汲取营养,重新构建自身,形成对自身和描写对象更为深刻的再现。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