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名人故居成为绝响
2015-01-14 zcqeu26068
走进寿宁县斜滩镇,古道、古桥、古宅、古隘、古渡口……古香古色中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特别是古镇尚存许多旧时财主的大宅院、小巧扇形的商业街、凌空架设的吊脚楼、鹅卵石铺设的古街道以及星罗棋布的古建筑,而名人故居更是其中一大看点。
每一座古宅都有动人故事
在斜滩镇斜滩村,保存尚好的明清古宅还有160余座。其中,有进士第、三门举人的卢氏古居,有世代为官的朝议第,有地灵人杰的何家巷老民宅、郭氏古宅……这些风情别具的古名居,每一幢都有着自己动人的故事。
在这些古名居中,坐落于坂头郭家祠堂上路巷的一幢建于清咸丰年间的郭氏古宅尤为引人注目。这座房子有着近160年历史,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是近代名人、国民党立法委员、福建学院院长郭公木先生的出生地。
走进大厅堂,正厅壁上悬挂题有“家学渊源”锒金雕刻横匾,据说郭公木先辈是书香流芳世家,为彰其德,在其父郭鸿翼五十华诞的宣统二年(1910),寿宁县教谕上官华盖为其祝寿并赠送金匾。后厅墙壁上雕塑大大的“寿”字,两侧刻有气势恢宏的联句:“豹隐南山雾,鹏博北海风”,加上前门墙头屋檐下“郭子仪五女拜寿图”精美彩绘,构成一幅喜庆满堂的景致,堪称古镇民居中的杰作。飞檐、木刻、石雕、泥塑、彩绘工艺精湛、显得古朴优雅。
何家巷位于斜滩村坂尾坑头里,巷外环绕小溪涧,巷内“之”字形排开8座楼宇,高高的防火墙、幽幽曲巷,厝厝相连、门门相通,曲径通幽。
据当地人介绍,何家巷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巷里的古民宅迄今至少有200年历史。实际上,这条小巷是一处集居住、聚会、休闲、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据现年86岁的房东何宜匡老人说,当年何家巷人丁兴旺时居住着500多人,不少人家是四五代同堂。
何家巷里现存的7座清代古宅,建筑考究,风格独特。在何宜武故居前,笔者看到,大门上方有一块据说是清光绪年间钦赐题刻的大横匾,上书“大夫第”三个大字,虽然历经岁月侵蚀,字迹还清晰可辨。这座两进两厢、三层木质结构的楼房,远观近似土楼,外围四周高筑防火墙、内铺三合土地面,冬暖夏凉;房内木柱立于圆盘形磉石之上,屋顶翘角飞檐,厅堂上方雕梁画栋,门窗格扇花鸟浮雕栩栩如生。
专家呼吁尽快加以保护
“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志士仁人,如原国民党中常委何宜武和著名科学家何宜慈兄弟,名震中外的大法官何凤丹,大义凛然营救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南京最高法院检察官何修和他的胞弟,河北通县县长何简等。”何宜匡老先生向笔者娓娓道来。
1955年,身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的原福建学院院长郭公木先生在《乡忆》中写道:“何家巷辈出的人才是古镇斜滩的一个渊薮,其地位盖于寿宁乃至闽东,为标志斜滩厚重的人文烙上历史的印钤。”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处斜滩名人故居列入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不加以保护,随着时光流逝,这些古宅终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让后人徒留遗憾。
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建筑学院三位专家专程到斜滩镇考察,把郭公木故居编入《中国古建筑大全》,并建议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的专家学者到此调研后,向当地政府提出保护名人故居的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制定保护法规,完善管理机制。二是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名人故居保护的投入;三是做好重点普查工作,改善古民居的居住条件,加强对居住者火警防范意识的教育;四是充分利用古民居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项目,弘扬乡土文化。
相关文章
-
01-14莫让名人故居成为绝响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6-07惊艳走心的民谣歌词文案
-
09-20鲁迅《狂人日记》全文及赏析
-
07-02最让毛泽东伤心的一篇文章
-
04-26什么地方的石榴最好吃
-
07-05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经典经典美文
-
08-10爱情日记
-
02-27八佰经典台词句子摘抄
-
07-16“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大桥顾氏家族
-
07-1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
03-08在文学与影视之间——《人世间》带来的启示
赞助商广告
-
02-18电脑系统网,最新版系统下载
-
02-16帝国博客1号主题点击查看
-
02-06知足下载站 绿色软件下载基地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