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故乡短章之农家饭篇——棒子渣粥(散文)

2015-01-22 lishandaohai00

 在老家,就像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光腚孩子,只喊乳名不喊大名一样,把玉米从不叫玉米,叫棒子,把用它做成的粥也从不文绉绉叫的玉米粥,而是叫糊涂粥、棒子渣儿粥或者叫沫子。
    做粥的玉米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杂交棒子,一种是本地棒子。因为杂交棒子高产,所以现在种本地棒子的人少之又少,但它味道却远不如本地棒子香。用父亲的话说,用白马牙或者八行白(本地玉米的品种)做成的粥,那香味能把人馋个跟头。
    在电力未普及的日子,一盘石碾、一箥箕棒子粒,人力去推碾。因为推碾的人太多,往往就得排队,老家排队推碾非常有意思,只是一大早晨到碾道那里,多半拿一个如笤帚,按顺序放在那里,然后让自家的孩子偶尔去看看,轮到自己家的时候,就飞快的跑回家,告诉家人来推碾。山里人总是淳朴的,这种不成文的风俗一直延续着,极少听到哪家或者谁谁加了塞儿。小时候,人立着还够不着碾杠,但总是爱跟着大人去推碾,因为玩儿够了,就可以在那碾杠上打滴溜,让大人推着跑。等到大一点儿的时候就不怎么爱推碾了,只感觉那圆圆的碾着怎么走也是在原地打转。母亲告诉我,你要真想走出这圈子,就好好上学,考出去,就再也不用推这沉重的石碾了。母亲的话只对了一半,因为没过几年,村里就通上了电,有了加工厂,就不再推碾了。
    夕阳搭着山头的时候,小村上空总会升起袅袅炊烟,黑亮黑亮的铁锅里沸腾着半锅水,母亲用瓢舀起棒子渣,用一只手拿着铲子搅动着锅里的水,另一只手很有节凑地、和风细雨般的把棒子渣均匀地撒在锅里,先用大火熬一会,再改为小火,让火红的火苗一伸一缩地舔着锅底。最后再放上屉,蒸上些窝头和白薯,盖上锅盖继续小火熬一阵,过不了多久,那份欣喜出锅了。那金黄色的棒子粥,飘着它特有的香味,仿佛把金色的秋天都浓缩在了里面。而后,三三两两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就会在小村上空回荡。
    上学的时,棒子渣粥是主食。早晨起来,盛上一碗刚出锅的棒子粥,双手捧着,趁热吃完后,浑身都会热乎乎的,再不必担心呼啸而来的北风对身体温度的掠夺,再大的风雪也一样上路。因为学校离家远,中午不回家,拿饭也是这棒子粥,用饭盒装好,放上一块白薯,等到中午放学前放到炉子上,没等下课,那棒子粥的香味就会从饭盒里飘出来。一放学,棒子粥就白薯,吃得竟然异常香甜。就是这样,棒子粥伴随我走过了小学初中,以至到现在想起那段日子,那清香的棒子粥的味道,依然飘在那些岁月中。
    自从走出大山参加工作,大米白面渐渐成了主食。每次回家的时候,总要带上一些棒子渣回来,不过可能是做棒子渣粥太费时,与快节奏的生活不太相适应,也可能电饭锅做出的棒子渣粥远远不如铁锅做出的香,已经很少才能吃到了,只有闲下来时,才会做上一顿,用上电饭锅,学着母亲的样子,加上棒子渣,加上点儿碱,慢慢地用文火煮。然后招呼着左邻右舍,都来尝尝这熟悉而又渐渐忘却的味道。那曾经在让我们欣喜、让我们熟悉又让我们厌倦的东西,现在却变得如此珍贵,其实,我们所留恋的,不仅仅是棒子渣粥,还有在这粥中所包含的所有回忆和思念。
    好的玉米粥是慢慢熬出来的,不能急,用小火熬出的粥,成糊状,既粘又甜还香。其实就如同这日子一样,不也必须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不能有一点马虎才能慢慢熬出来么?也只有这样熬出来的日子和生活才会持久的香甜。
    总是在那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棒子渣粥的香气,想起母亲那喊我们回家时的声声呼唤,因为那在时光河流里升腾着热气的棒子粥,永久地占据我心深处之一隅,散发隐约不尽的清香,也就是在那一瞬间,玉米的滋味,才那样地饱满真实起来:我看见,那些把镰刀别在腰间的父老,向那片火红的庄稼地走去,我看见他们的被岁月冲刷成沟壑的脸,象被秋天的阳光催开的花朵……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