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散文集《皮囊》意外走红 尊重路过生命的每个人

2015-02-02 UnlonNice

原标题:蔡崇达:尊重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个冬天,这样一句话悄然流行开来,而其出处是一本名叫《皮囊》的书。这本由媒体人蔡崇达创作的散文集,自去年12月上市后,受到不少读者的热捧,50天之内已加印5次。在前天举行的读者分享会上,蔡崇达与读者谈起他创作的缘起。故乡、乡愁、成长……春节前夕提起这些关键词,别有一番滋味。
 
《皮囊》中,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
 
蔡崇达说,30岁生日那天,他恰好在伦敦,在大英博物馆参观名叫“Living And Dying”的展览:长长的展台,铺满了各种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这里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们最后时刻的面容。
 
看着这一张张面孔,蔡崇达突然想起已经离世的父亲。他发现自己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显然,我没能‘看见’我的父亲,也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父亲了,他已从我的生活中退场。”蔡崇达说,他担心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
 
从伦敦回来一个月后,他试图以仅有的记忆建构一篇文章,尽可能地去寻找父亲,抵达父亲,看见父亲——这便是收录在书中的《残疾》。“也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生发出一种紧迫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蔡崇达觉得,这是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蔡崇达的作品,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作家梁鸿说,蔡崇达清淡文字包裹着一种残酷,而这也是他能赢得读者的最根本所在,“我觉得他把故乡内部那种残酷的成长,还有自己的成长书写了出来。”梁鸿认为,故乡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剩余物一样,接纳了这个时代的凹凸,这个时代所有的阴暗面。“我看到人的衰老、疾病、分裂、遗弃,几乎都是回家后,在故乡里呈现的,我们生命的另一面就像生病的父亲一样,只能在老家。”
 
“回家有的时候意味着某种负重,这种负重让你难以呼吸,像石头一样压在你心里。”梁鸿认为,人必须让自己有负重,因为只有这种负重,只有去正视这种负重,主动承担这种负重,才可能达到一种青青的状态。从这个意义而言,《皮囊》给了很多人启发。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