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散文

苏沧桑散文创作的新蜕变

2015-03-14 原创歌词

苏沧桑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散文创作历程,先后出版了《银杏叶的歌唱》《一个人的天堂》《风月无边》《所有的安如磐石》等多部散文集。她早年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江南女性书写,以清纯、内敛、细腻、柔婉见长。近10年来,苏沧桑在承继其一贯的“月色拂动蒹葭”的美学特征的同时,更多地将笔触指向人类命运和灵魂深处,审视现代化生活背景下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变异,呼唤和寻找“安如磐石”的灵魂家园,绘就了一幅瑰奇独异的心灵图景和文学图景,呈现出一种变化万千的灵魂气象和艺术气象,无论是精神方式还是文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苏沧桑散文创作的新蜕变,首先表现为精神格局的建构,她将人本思想、理性精神、责任意识、生态良知、自由意志、终极关怀等现代精神资源引入自己的散文创作中,使她的散文创作具有一种恢弘的精神格局,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回答了“人应当如何生活”的哲学问题。

  “爱”、“痛”、“梦”是苏沧桑新散文中的三个关键词。无论是对底层普通劳动者还是对“文学守梦人”,无论是对地震灾区的孩子还是对误入歧途的少年,无论是对大自然还是对小生灵,苏沧桑新散文都展露出了一种深沉的大爱和悲悯情怀。面对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坏境,苏沧桑以一位作家的社会良知和思想锋芒,对自然生态视野和精神生态视野中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心灵问题,进行了严厉审视、凌厉拷问、深度揭示和深刻反思。

  苏沧桑以一位女性作家的敏锐,“闻到整个地球感伤的味道”(《一款香水的前香后调》)。她对自然的伤痛感同身受,她为人类的贪婪而忏悔,她向人类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地球亦是一只水果,如果任由果香消逝,意味着,这只水果忽然有一天将彻底腐败”(《果香易冷》)。苏沧桑对各种社会问题痛心疾首、忧心如焚:从道德风尚到人际关系,从食品安全到交通安全,到社会治安到教育体制……在散文《脉动》里,苏沧桑以令人心弦震颤的泣血文字,通过描述一个17岁花样男孩的跳楼悲剧,向中国教育发出了血泪迸溅的警示:“夜深人静时,小心啊,有无数孩子,一脚在阳台里,一脚在阳台外。”

  苏沧桑新散文呼唤“一种从容不迫、安如磐石的幸福感”(《所有的安如磐石》),渴望“像祖先那样,依从心灵的声音休养生息”(《逐樱》)。在散文《忙神》中,她参悟了幸福的真谛:“其实,幸福就是这栀子花香,在当下,很小很小——如同生活里无数其它小小的享受——一小杯茶,一小段音乐,一小部电影,一小会闲聊,一小片奶香饼干,一小句贴心话,一小个微笑,一小个拥抱……”她渴望灵魂的自由:“虽然我们的肉体受着种种羁绊,但我们的灵魂永远自由飞翔”(《自由心》)。她说:“一个人,拥有了如此富有而瑰丽的精神世界,她便拥有了整个天堂。”(《天堂》)

苏沧桑散文创作的新蜕变还表现为创作风格的变化。她的新散文凝重、冷峻、沉厚、苍凉、雄浑、奇崛,较之前风格清新、纯净、温婉、柔美的散文,多了一种风骨和力度、硬朗与犀利。散文《敦煌痛》堪称她这种风格的代表作,苏沧桑以极富张力的笔触,对自然的孤寂、风景的绝美、历史的苍茫、命运的诡谲、文化的剧痛和信仰的辉煌,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极致抒写,将读者带入一片苍凉、雄奇的历史场域和心灵场域,“梦一样的大漠敦煌,是沙,是石,是风,是千年弯月,是万艘船阵,是菩提,是波罗密多,是美人佛,是飞天,是一层一层绝美的壁画,是飘了一千年的丝绸,是走了一千年的茶香,是一千年都温不透的玉,是金戈铁马,是壮士忠魂,是爱的绝唱……”

  此外,苏沧桑散文创作的新蜕变,还在于写作手法的创新。《淡竹》《与雾同行》《水知道》《一个人的从前》《有一张纸》等篇章,大量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物象人格化。然而,只要我们细细品咂,就能咂摸出一丝独异的味道:苏沧桑散文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上与别的作者不尽相同,它不再是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发展、变化的状态;它不再是一种即时性的、阶段性的拟人,而是有着强烈动态特征的、贯穿性的、全过程的拟人。苏沧桑将笔下的一切都置于成长的过程中去表现、置于一个动态的生命化过程中去书写。那些景物在苏沧桑笔下,都有了一个生命的全息图像。这种“生命化拟人”,是一种为苏沧桑所独有的生命敏感和创作敏感。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