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得春野繁花娇
2015-01-04 pkzj6171
苏州汤雄
一、并非浪得虚名的少年诗人
1928年,祖籍为安徽省六安市城北镇桑园村(胶场大队)的王染野,出生于教师之家,其伯祖是清代著名的王晚香进士,祖父王其康曾任安徽第三高级职业学校总监襄理,伯祖父与祖父都精通文字学、方志学、名学(古代逻辑学)。王染野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学渊源深厚、充满着文墨书香的家庭中长大的。
王染野5岁时,只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就轻而易举地进了小学,并连跳带升地在9岁那年考入了当地的中学。这个阶段里,他除得了家学的濡染外,还得到了进步文化的熏陶,这些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对王染野的影响很大。9岁那年,在初步掌握了诗歌创作的平仄韵律后,他所创作的第一首诗是苦吟他们一家人在离乱时期四下分离的七绝:
“月移花影上窗纱,人静风寒独忆家。骨肉年来多涣散,几时同看故园花。”
他的这首处女诗,得到了章学谢(章伯钧的侄女)校长极高的赞赏,她仅亲自把“月移花影”中的“花”字改为了“梅”字,就编发在了学校的墙报上。应该说,这首七绝是王染野的文学处女作。
逐步认清了诗歌创作的浪漫与严谨之间的哲学关系的王染野,终于在无数遍磨砺下,恪守“无美不成文”的信条,成为了一名诗人。16岁的少年诗人王染野,其激情像瀑布一样从他的灵魂中血液里喷薄而出,他先后在《皖报》《安徽日报》《肥金日报》、臧克家主编的《诗垦地》《大别山青年文艺》、端木蕻良主编的《大江日报》等大量报刊上发表了《剪秋萝》《春日的秋声》《松祀记》等才情横溢的诗歌,还发表了《风雨潇潇的深夜》《红豆》等散文诗与散文。其中1945年所创作的反映抗战精神的散文诗《北上》在《皖报》上发表后,其副刊主编刘小成还专程前往他家,鼓励他,说此诗写得太美了,“简直不相信这是一个17岁的少年所创作的”。最后,他还征得王染野家人的同意,以每月发半个月的工资、稿酬照拿为条件,把王染野借到他的副刊担任诗歌编辑。
王染野的诗的成功,还可从他后期发表在《诗刊》上的两首成名诗,一窥全豹。例如《英雄的铜像》:
英雄铜像的光辉
相关文章
-
01-04染得春野繁花娇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8-08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100首
-
07-07“香荷颂”全国诗词大赛启动
-
03-07父亲 我的脊梁
-
03-02静夜诗
-
07-16藏头诗
-
10-12大学生短诗大赛:原来诗歌并未远离
-
07-02战斗文化点燃强军激情
-
09-12中华新韵、平水韵部、诗韵新编、词韵简编、曲韵、宋词
-
12-30“美丽烈山·南湖之声杯”诗歌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
06-15西方英文诗歌诗体纵览
赞助商广告
-
02-18电脑系统网,最新版系统下载
-
02-16帝国博客1号主题点击查看
-
02-06知足下载站 绿色软件下载基地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