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首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揭晓

2015-05-15 得得cms123

首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日前揭晓,阿华、哑木、俞昌雄、谈雅丽、慕白获奖。

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是北京《诗探索》编辑部、中共高密市委宣传部、潍坊学院宣传部、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设立的诗歌奖项。是为了传承红高粱精神,塑造、彰显高密地方文化品牌,奖掖中国新乡土诗领域的优秀诗人,更好的推动当代诗歌发展。

2011年中国红高粱诗歌奖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诗歌稿件约21000余首,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个诗歌领域。由中国诗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终评出:阿华(山东)、哑木(贵州)、俞昌雄(福建)、谈雅丽(湖南)、慕 白(浙江)五位知名青年诗人为本届大奖得主。

首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组织委员会:
主   任:吴思敬,《诗探索•理论卷》主编,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副主任:林   莽   诗人,《诗探索》主编,《诗刊》编委
委   员: 吴思敬  林 莽    邵纯生   牧 文   陈 亮    孙英杰    高玉宝

首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评奖委员会:
主 任:林   莽 诗人,《诗探索》主编,《诗刊》编委
评 委:商   震 诗人,《人民文学》副主编
    刘福春 诗歌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诗探索》编委
    苏历铭 诗人,《诗探索》编委
    纯   生 诗人,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红高粱诗刊》主编
    蓝   野 诗人,《诗刊》编辑

首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获奖诗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阿   华(山东):女,原名王晓华,生于山东威海。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山花》、《飞天》、《诗选刊》等数十家刊物,并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精选》等权威选本,着有诗集《往事温柔》,《我们的美人时代》(合着)。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五届青春诗会。现居威海。
授奖词:作为一位女性诗人,阿华没有小女子的忸怩作态,其诗厚重、大气。源于生命本真的悲悯情怀,自然朴素的表情方式,平淡中见真淳的艺术风格,使她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组诗语速有时是急促的,如打铁般生动、密集;当她慢下来,又如卉木识风般安详;在时疾时徐的叙写中,她的诗歌总是灵魂有依。

哑 木(贵州):男,本名周亚松, 1985年7月生于贵州威宁躲雨屯。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等重要刊物,并入选《2008中国年度诗歌》《2010中国年度诗歌》《飞天•六十年典藏》等权威选本。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诗探索•天问中国新诗会所会员。现供职于威宁县教育局。
授奖词:哑木是一位颇有才华的80后年轻诗人,这组诗已见其自然、朴素的成熟风格。流畅自由是他的语言特点,他的诗使用没有多加修饰的细节保留了许多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故乡辞》在看似对乡土生活的客观描述中,蕴藏着一种大爱,一种真情,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一种对存在的真诚赞美。

俞昌雄(福建):男,70后诗人。大批组诗发表于《星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山花》、《十月》、《人民文学》等海内外200余家报刊,曾参加第26届“青春诗会”,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阿拉伯文等介绍到国外。作品入选《70后诗人档案》、《朦胧诗25年》、《中国年度最佳诗歌》、《文学中国》等100余种选集,多次获奖,现居福州。
授奖词:组诗《屋脊上的眼》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作者与其说是一位诗人,还不如说他是诗化的乡村思想家。这组诗通过日常场景,表达生活的智慧,他的诗情是与哲理的思辨交会在一起的,在个人化的观察与叙述中容纳着尽可能丰富的时空内涵,拓展了乡土诗歌的概念。

谈雅丽(湖南):女,湖南常德人,兽医硕士,湖南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作品》、《青年文学》等多家杂志报刊发表过诗歌,诗歌入选《2007中国年度诗歌》《2008年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重要选本选刊。作品多次在《诗刊》和《青年文学》等举办的诗赛中获奖。曾参加第二十五届青春诗会。现居常德。
授奖词:组诗《鱼米书》坦诚、自然地流露著作者的情感,又巧妙地将情绪融会到地域风情里,直接而优美地为我们呈现出所见、所思。对水乡江南灵秀之美的贴身观察与奇诡的想象、炽热的情思结合在一起,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为当下诗歌的地域书写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与格局。

慕 白(浙江):男,原名王国侧,1973年生于浙江文成包山底。曾在《诗刊》、《人民文学》、《诗探索》、《星星》、《诗选刊》等刊物发表诗歌,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征文奖,着有诗集《有谁是你》,《在路上》。曾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浙江文成。
授奖词:诗人慕白在组诗《我把故乡弄丢了》里面只写自己的小村庄包山底,但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无边的热爱和永远抒发不断的乡愁。他善于捕捉和摄取故乡的一草一木,来完善与丰富诗歌的底色。缓慢、具体、质朴、纯净,以独特的心灵感受给读者带来很强的情感冲击力。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