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的80年代记忆
2015-09-10 gxyg
访问者:姜红伟(诗歌史研究者) 受访人:高 翔(原南京大学中文系81级学生,诗人,现在媒体任职) 访谈时间:2014年7月16日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20世纪80年代的确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也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让人有点眩目,激发了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激情。
80年代是一个各种热潮风起云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社会上同时出现过“文化补习热”(包括“文凭热”)、“文学热”、“流行音乐热”、“书法热”,后来又有“下海热”、“出国热”……等等。而“文学热”中最强劲的是“诗歌热”。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生涯?
答:在上个世纪的整个80年代,大家对诗歌的热爱可以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有很多人视诗歌为生命,北岛、顾城、舒婷都是大家心中的偶像。我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剧本等都有涉足。198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后写诗的热情更是高涨,同时将校园诗人集聚到一起,创办了南京大学“南园诗社”。不过当时我很少给报刊杂志投稿,一些诗歌得以发表,也是借助于诗友们的传抄和民间诗歌刊物的转载而到了报刊杂志的编辑部。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当年投入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狂热,完全来自于内心的激情和动力。组织诗友交流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创办刊物我都是领头者。
问: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啊?
答:创办诗社是校园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情。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为了推动校园诗歌的创作与交流,我们几个校园诗人凑在一起,发起创办了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当年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都住在南园宿舍区,因此诗社也就以“南园”来命名。由于全校的诗歌爱好者们纷纷加盟,“南园诗社”一时间成了全校拥有会员最多的社团。与此同时,北大的未名湖诗社、华师大的夏雨岛诗社、南师大的江南岸诗社等一批校园诗社也相继成立,东西南北遥相呼应,使得校园诗歌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南园诗社”筹办之初,由杜超担任社长,正式成立不久即由我担任社长,在我大学毕业前夕,由贾晓伟接任。当时,活跃在南大校园诗坛上的有野月(鲁羊,现为先锋派小说家)、野村(本人)、杜超、朱燕玲、贾晓伟、张伟弟、孙江、龚学明等一批“知名人士”,后来有小海等。诗社成立后,我们经常举办诗人聚会、诗歌朗诵会、诗歌创作讲座等活动。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编印过诗集吗?
答:南园诗社成立后,我发起创办了《南园》诗刊,刊登诗社成员的作品,还先后参与编印了《三叶草》、《太阳黑子》等诗歌选集。
问:您如何看待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答: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不应该被轻视,更不应该被忽视。虽然,这场诗歌运动带有“群体性”,参与者参差不齐,作品质量也鱼龙混杂,但其空前的“群体性”也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这是诗歌史上少有的现象。更何况从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或许有人会从纯文学技巧的角度对当年的大学生诗歌作品提出批评,但本人认为当年的大学生诗人们在写作上体现了无比的“真诚”。我认为诗歌创作的“真诚”是作品价值的第一要素。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20世纪80年代的确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也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让人有点眩目,激发了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激情。
80年代是一个各种热潮风起云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社会上同时出现过“文化补习热”(包括“文凭热”)、“文学热”、“流行音乐热”、“书法热”,后来又有“下海热”、“出国热”……等等。而“文学热”中最强劲的是“诗歌热”。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生涯?
答:在上个世纪的整个80年代,大家对诗歌的热爱可以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有很多人视诗歌为生命,北岛、顾城、舒婷都是大家心中的偶像。我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剧本等都有涉足。198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后写诗的热情更是高涨,同时将校园诗人集聚到一起,创办了南京大学“南园诗社”。不过当时我很少给报刊杂志投稿,一些诗歌得以发表,也是借助于诗友们的传抄和民间诗歌刊物的转载而到了报刊杂志的编辑部。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当年投入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狂热,完全来自于内心的激情和动力。组织诗友交流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创办刊物我都是领头者。
问: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啊?
答:创办诗社是校园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情。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为了推动校园诗歌的创作与交流,我们几个校园诗人凑在一起,发起创办了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当年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都住在南园宿舍区,因此诗社也就以“南园”来命名。由于全校的诗歌爱好者们纷纷加盟,“南园诗社”一时间成了全校拥有会员最多的社团。与此同时,北大的未名湖诗社、华师大的夏雨岛诗社、南师大的江南岸诗社等一批校园诗社也相继成立,东西南北遥相呼应,使得校园诗歌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南园诗社”筹办之初,由杜超担任社长,正式成立不久即由我担任社长,在我大学毕业前夕,由贾晓伟接任。当时,活跃在南大校园诗坛上的有野月(鲁羊,现为先锋派小说家)、野村(本人)、杜超、朱燕玲、贾晓伟、张伟弟、孙江、龚学明等一批“知名人士”,后来有小海等。诗社成立后,我们经常举办诗人聚会、诗歌朗诵会、诗歌创作讲座等活动。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编印过诗集吗?
答:南园诗社成立后,我发起创办了《南园》诗刊,刊登诗社成员的作品,还先后参与编印了《三叶草》、《太阳黑子》等诗歌选集。
问:您如何看待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答: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不应该被轻视,更不应该被忽视。虽然,这场诗歌运动带有“群体性”,参与者参差不齐,作品质量也鱼龙混杂,但其空前的“群体性”也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这是诗歌史上少有的现象。更何况从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或许有人会从纯文学技巧的角度对当年的大学生诗歌作品提出批评,但本人认为当年的大学生诗人们在写作上体现了无比的“真诚”。我认为诗歌创作的“真诚”是作品价值的第一要素。
相关文章
-
05-13最高奖励十万元!马尔康城市形象征集活动报名开始啦!
-
05-13来“臧思佳海洋文艺”里看海听涛
-
05-13顺第五届畲歌歌词征集活动等你来参与~
-
05-13关于征集定西市安定区区歌的启事
-
05-13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专场音乐会今晚举行
-
05-132022张薇最新单曲《山河辽阔》发行引热议
-
05-13周杰伦为汶川地震稻香而写 歌词温暖治愈
-
05-13刘若英发表新歌《各自安好》,说比唱更动听,知性口吻不减当年
-
05-13王和泉:歌词拥有诗的空间,音乐才能自由翱翔
-
05-13赵安华谈歌词创作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8-08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100首
-
07-07“香荷颂”全国诗词大赛启动
-
03-07父亲 我的脊梁
-
03-02静夜诗
-
07-16藏头诗
-
10-12大学生短诗大赛:原来诗歌并未远离
-
07-02战斗文化点燃强军激情
-
09-12中华新韵、平水韵部、诗韵新编、词韵简编、曲韵、宋词
-
12-30“美丽烈山·南湖之声杯”诗歌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
06-15西方英文诗歌诗体纵览
赞助商广告
-
02-18电脑系统网,最新版系统下载
-
02-16帝国博客1号主题点击查看
-
02-06知足下载站 绿色软件下载基地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