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以随意的歌声出离人群

2015-09-18 原创歌词

姜红伟
 
  访问者:姜红伟(诗歌史研究者,诗歌资料收藏家,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
 
  受访人:毛梦溪(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89级学生,现任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诗人、词作家。)
 
  访谈时间:2014年8月6日17点58分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答:我是1989年10月因为中学时代发表诗歌作品较多、写诗成绩比较突出才免试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的,所以到了大学之后发现,中国大学生诗歌运动余热还在,但实际上已逐渐进入到了尾声。
 
  我是一个已有一些中学生文学经历的人,且作品发表以成人刊物居多,所以除了在当年比较火的《大学生》杂志上发了一两回、在《师大校报》发了一些作品以外,然后都是在像广东的《作品》、湖北的《写作》之类的成年社会刊物,并且当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也没有什么诗歌刊物,报纸上的已逐渐少有诗歌刊登,只是在《诗刊》、《星星诗刊》能见到一些大学生诗歌专页。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啊?
 
  答:我大一完全是处于半大学氛围状态,印象中,在分校领导的指示下,参与办过两三期铅印杂志,名字直接就叫《北校》。本部社团协会活动是比较多的,各种社团、各种活动。其中也办过一份刊物,或许听到过一点耳闻,甚至邀我去做刊物,但大学早已不像中学那么纯粹,混“官”的比做实事的要多了起来,真正的文学强手也多已被拦在了大学门槛之外。
 
  比如此时我们北师大据说当年很有些名气的五四文学社,也是名存实亡,挂着一堆根本就不会创作的学院“官僚”。看不惯,也瞧不上这些学院“官僚”,所以参加过的社团也退了,更谈不上狂热表现。首都几所大学文学社团想搞点事情,不记得当时去的北航还是北理工,参加过一次筹备与讨论,后来也不了了之。
 
  问:当年,您创作的那首《总有的结局》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总有的结局》,写的离愁别绪,也是对长期分离的人一种劝慰,不怨天尤人,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结局,无论好与坏,但都会好过现在,且静下心来做好自已。刚开始发在北校校刊《北校》,感觉大家感觉还行,便投给《大学生》,那时《大学生》发文学作品也不多,但由于编辑老师的不弃,后来还联系我发了一次,也是对我大学时文学创作的鼓励吧。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您参与创办过诗歌报纸吗?编印或出版过诗集吗?
 
  答:因为对学院“官僚”的失望,当时我就办了一张《大学生诗报》。诗报胶印,开本不大、印码不多,但一首首作品却是精挑细选,因此当时还颇受欢迎。每期在北师大校园里还能卖一千来份。
 
  诗集出过一本,叫《无语也夕阳》。入选丛书的比较多,包括北师大出版社出的,我们写作老师李保初编的,还有山东大学汲传排主编的《青春的思索——中国当代500名大学生创作推荐佳作集》等。
 
  问:当年您拥有大量的诗歌读者,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大学毕业后,我到《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供职。这期间,先后出版有诗文集《崇高三品》、《抒情的慢板》、《雨过琴书——对话文化与文化名人》等数部。近年来,开始歌词创作,《空港神韵:毛梦溪作品音乐会》在河南省艺术中心举办;2014年,为励志电影《背条大路回故乡》创作的同名主题歌,入围“美丽中国”十大优秀歌曲提名。由我作词、熊黏作曲的倡引清新复古之风的怀旧歌曲专辑《红袖添香》,最近由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