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的“个人”与“时代”
2015-09-18 audioapp
《诗刊》理论批评年会”日前在深圳举行。此项活动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和诗刊社联合主办,每年评选《诗刊》年度批评家奖,并围绕一定的诗歌话题进行讨论。《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副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何向阳,以及十多位诗人和批评家与会。
谢冕以评述“青春诗会”概况的《青春如此美好》一文获得《诗刊》2014年度批评家奖。他在领奖时说,“我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给《诗刊》写稿,见证了这本刊物的发展历程。50多年来,我给很多人颁过奖,这是第一次被颁奖,感到很荣幸。”
2014年,诗歌批评家陈超与世长辞。此前,他连续3期在《诗刊》发表诗学随笔《诗艺清话》,系统梳理了诗人的形象、诗歌对现实的表达、诗歌与想象力等问题,引起较大反响。因此,主办方将“2014《诗刊》理论批评年会”特别奖授予陈超。
在讨论环节,与会诗人、批评家围绕当代诗歌的创作成就、诗歌与公共生活的关系、诗歌批评的伦理与规范等问题进行探讨。批评家何言宏认为,当下中国诗歌回到了常态,诗歌刊物、诗歌活动众多,各种精神向度的诗歌写作异彩纷呈,迎来了较好的诗歌生态。诗人沈浩波认为,中国诗人行走在探索新诗现代性路上,很多诗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情感、语言,随着更多优秀诗人诗作的出现,中国新诗会形成很好的格局。
批评家谢有顺说,我们既应该有勇气肯定当代诗歌取得的成就,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诗歌所建构、呈现的中国人形象不够清晰,我们还没有在其中找到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有效言说。
人们常常指责一些诗歌“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在批评家耿占春看来,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与时代是“公共的”,每个人切入和感受的方式不同,他所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是“个体的”,再通过个性化的诗歌语言表达出来,自然与公共生活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将公共话题与个人话语融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难解决的诗学难题。
批评家杨庆祥谈到,无论是“五四”新文学还是新时期文学,我们都特别强调“个人”,通过语言、经验对“集体”进行对抗。但在今天,我们要对这样一种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果我们在诗歌中所强调的“个人经验”只与写作者有关,那么对其他人来说,这些诗就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
谈到诗歌批评,与会者强调批评家一定要基于诗歌细读再进行言说。诗人林莽说,在评奖、编书的过程中,一些批评家没有认真读文本,凭诗人的名气、自己的模糊印象就下判断,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批评家霍俊明认为,对于诗歌,媒体更多关注的是诗人的故事或者诗歌事件,但批评家应该沉下心来关注诗歌文本。批评家胡亮谈到,在当前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太过于关注西方传统,应该重新回头审视古典传统。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诗刊》“中国诗歌阅读馆”、“深圳诗歌创作之家”揭牌仪式。
相关文章
-
05-13最高奖励十万元!马尔康城市形象征集活动报名开始啦!
-
05-13来“臧思佳海洋文艺”里看海听涛
-
05-13顺第五届畲歌歌词征集活动等你来参与~
-
05-13关于征集定西市安定区区歌的启事
-
05-13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专场音乐会今晚举行
-
05-132022张薇最新单曲《山河辽阔》发行引热议
-
05-13周杰伦为汶川地震稻香而写 歌词温暖治愈
-
05-13刘若英发表新歌《各自安好》,说比唱更动听,知性口吻不减当年
-
05-13王和泉:歌词拥有诗的空间,音乐才能自由翱翔
-
05-13赵安华谈歌词创作
站内搜索
本栏最热
-
08-08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100首
-
07-07“香荷颂”全国诗词大赛启动
-
03-07父亲 我的脊梁
-
03-02静夜诗
-
07-16藏头诗
-
10-12大学生短诗大赛:原来诗歌并未远离
-
07-02战斗文化点燃强军激情
-
09-12中华新韵、平水韵部、诗韵新编、词韵简编、曲韵、宋词
-
12-30“美丽烈山·南湖之声杯”诗歌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
06-15西方英文诗歌诗体纵览
赞助商广告
-
02-18电脑系统网,最新版系统下载
-
02-16帝国博客1号主题点击查看
-
02-06知足下载站 绿色软件下载基地
-
01-29首页右侧文字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