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文章

毛泽东《雪》词的艺术成就比苏轼《赤壁怀古》要高得多

2014-08-31 geci333

近日和朋友聊到毛泽东“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时,突然联想到毛泽东会不会在诗词上也与人奋斗一番呢?朋友说:“当然会,像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就是反陆游《咏梅》词意而作的,艺术和思想境界上总体要高出陆游的《咏梅》”。那毛泽东最著名的《沁园春 雪》,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应该和历史上哪首著名的词作奋斗一番呢?我和朋友不约而同的想到的应该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两人都是通过怀古和描绘江山壮丽抒发今人际遇和思想情怀。
  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我和朋友感叹:毛泽东的《雪》词比苏轼的《赤壁怀古》要强得多了,好像毛泽东刻意在词上与苏轼比高低,处处要盖他几头。列位看官若不信,待俺略比一二。
  一、 开篇立意就高下立判。
  苏词上部分立意有两处。一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就不凡;二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虽然感情激荡,但总体的格调是悲叹有余哀。感叹江山壮美但伟大英雄不再,各路英雄争锋的时代早已结束。
  特别是苏词结尾部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的意思是感叹自己是生不逢时呀,年岁也高了,只剩怀古的份了。
  反观毛词,与苏词意思相反的地方也有两处,但都在毛词的下半部分。一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二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两句风云激荡,格调乐观向上、激昂飞扬。你苏轼不是说英雄人物被历史长河淘尽了吗?我偏要说如此的大好河山,让世世代代的英雄豪杰为之奋斗不息,怎么会被淘尽呢?现在正是一个产生伟大英雄的时代,真正超越历代伟大英雄的风流人物正活在当代,这是你苏轼想不到的吧。这两句突出的表现了毛泽东超越古今英雄的远大志向和必胜的信心。毛泽东的怀古是为了歌颂今日的伟大英雄、抒发志向,而苏轼的怀古只是感怀自己的不遇、辉煌难再。试想一下,在竞争犹如战场的当代,你是想拥有毛泽东那样的志向和信心呢,还是想拥有苏轼那样的怀古情怀呢?
  二、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上,毛泽东的浓墨重彩、恢宏大气、博大胸襟和气魄更是苏词不能比的。
  苏词描写浩荡长江只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13个字,写得确实有声有色。似乎他正站在长江边上感受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而毛却像巨人站立在长城之巅俯瞰北国,抒发情怀。毛词上半部分全是描写北国风光,52个字,包含了千里万里的长城、黄河、高原、高山、太阳、雪飘等宏大场景。其瑰丽雄奇的描写、奋勇向上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远非苏词可比。这部分许多人有过评论,在此不表。我只想写点特别的。我朋友说毛词其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是专门针对苏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的。你苏轼不是把大江写得惊心动魄吗,我毛泽东要喝令让你这条上下万里的大河狂涛瞬时人间蒸发、大江也在脚下冰封臣服。想想那是怎样的气魄和压倒一切的力度。若苏轼天上有知,当羞愧不如也。若他知道毛泽东年轻时把地球也只看作米粒那么大,更不知道他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了。
  三、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态度上,苏轼差了好多个级别。
  苏轼年近50岁写这首词,对三国时期年纪轻轻就建立伟业的周瑜赞叹不已,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而毛泽东20多岁时对周瑜这样级别的万户侯已经是视若粪土(毛词曰“粪土当年万户侯”)。毛写《雪》词时40多岁,刚执掌全党、全军权杖不久,手下只有千锤百炼的几千残兵,且处在随时覆灭的边缘,但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毛已经看到辉煌的未来:只要毛掌舵,胜利只是迟早的事。所以,毛要比就比江山一统、建不世之功的杰出皇帝。这一比,就把上下5000年最杰出的帝王全比下去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苏轼对周瑜的赞叹发自内心,对自己不可能取得周瑜这般功绩是心知肚明;就算写词夸张一点,他也不敢去和历代帝王类比,这在封建社会难免招来杀身之祸,这就叫实事求是,也是他的悲哀。若要硬比历代杰出帝王,以苏轼的历史业绩,比杰出的万户侯尚不可比,难免为天下笑。
  而毛泽东立志超越古今英雄豪杰,从他基本统一中国、抗击联合国军取得胜利、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且被世界公认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等方面总体来看,说他超越了前人,也是实事求是,实至名归,是他的光荣,也是民族骄傲。
  苏轼仰慕一个万户侯,而毛泽东则俯视一班时代巨人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如果毛泽东没有取得他期望的成就,说他是最大的牛皮王也可以,但他做到了。作词和做人都达到了高度统一,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做到?
  四、毛泽东应该也自信地认为此词超越了古今词山最高峰。
  毛泽东于1945年赴重庆谈判时发表了《雪》词,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没有多少异议,赞扬之声不绝。柳亚子对《雪》词的评价是千古绝唱;对毛泽东的赞颂是“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但这首词作是否有帝王思想引发了国内各大报的政治笔战,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大奇观。
  先按下词作是否有帝王思想不谈。以毛泽东的诗词功底,没有绝对的自信是不会在文人荟萃的重庆发表这首词作的。他一定也和我们一样将《雪》词和历代著名词作做了一番对比,确认超越前人之后才发表的。因为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没有词章的新高峰,自认的今朝风流人物那是多么的不相称呀。就算是和前人优秀词作差不多,恐怕也是为天下笑吧。
  其次,毛的自信还在于他有力量掌握中国的命运吧。他手中掌控雄兵百万,兵精将强;管理一亿人口的解放区,后方稳固,民心可用;外有苏联或多或少的支持。如此这般条件,加之他不知疲倦的身躯、透彻历史迷雾的大脑和眼光,足以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天翻地覆,问鼎中原。如果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命运搏杀以失败告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也是牛皮吹破,为天下笑吧。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