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我要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诗歌

大众诗歌借助自媒体掀热潮

2015-01-22 lishandaohai00

“假如你是沉默的,海水也会停止喧哗……”这是在媒体的围堵现场,余秀华写下的一首诗。而这位脑瘫患者刷屏爆红的则是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杖。”余秀华出生时因为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她与父母生活在农村,生活单调而寂寞。到目前为止,余秀华已经创作2000多首诗,主题关于爱情、亲情和生活感悟,以及对外面的世界与自由的向往。
 
有读者说:“余秀华的诗,是生生从土里拔出来的句子,新鲜得掉渣。”然而,也有人认为她是把“苦难煲成了鸡汤。”
 
无论毁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余秀华以及余秀华的诗火了。
 
早在去年11月份,余秀华诗歌及随笔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发布在诗刊社官方微信平台上,短短几天,阅读量飙升至5万。在平台发布的原创诗歌中拔得头筹,热度堪称前所未有。
 
农村诗歌、打工诗歌、底层诗歌……新世纪以来,诗歌创作人数和数量似乎空前。这些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诗歌,随着自媒体传播渠道的革命,走向更多大众,正在掀起一股热潮。
 
余秀华并不是第一个刷爆微信圈的草根诗人。去年10月份,90后打工青年许立志自杀,微信圈中也曾大量转发他的诗歌以此缅怀。
 
与此同时,“读首诗再睡觉”“第一朗读者”等一批诗歌微信公众号走红,诗歌正在从圈子里的创作和阅读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在擅长产生先锋文化的深圳,“新诗实验课”“第一朗读者”等诗歌活动早已浮出水面,而生活在深圳的诗人群体,以白领、打工者、保安等各种职业而生存,他们的诗歌通常在民刊、公开期刊和微信公众台被推出。
 
女诗人翟永明说过,在出版社越来越不愿意出版诗歌的背景下,先锋诗歌的传播渠道从纸媒转向了网络,可以说,当代诗歌是最早进入“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形式,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试图传递出浮躁生活之上的澄明和诗意。
 
身为安徽省文联《诗歌月刊》编辑的阿翔,也同时主编著深圳民间诗刊《诗篇》与《大象诗志》。他告诉记者,微博和微信为诗歌的推广和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以前任何一个网站或论坛都无法做到。
 
“任何时代都需要诗歌。”诗人、诗歌评论家霍俊明认为,正如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所倡导的,以诗歌吟读的方式,将我们的情感以浪漫的、柔软的、古典的方式向我们的爱人、亲友甚至是自己来表达,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在这功利的、浮躁的社会中,以“诗歌”为切入点,倡导诗意的生活。
 
事实上,大众也并不排斥诗歌,甚至在一些深入浅出的方式指引下,大众更热衷于接受这种诗意之美。诗人王家新给记者举例说,进口大片《星际穿越》中,男主角就在反复吟诵英国迪兰·托马斯的诗作《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其实,诗歌并不是殿堂之上的遥远存在。”
 
王家新告诉记者,诗歌是对一个民族心智的提升和照亮,诗歌的美及其特有的价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取代的。这在现代社会中,信息量看似繁复多样,但它也有一种内在的贫乏,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今人们依然会需要诗歌。当然,也需要我们有价值地分辨,就像分辨蚊子的哼哼与缪斯的歌唱一样。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联系:924177110

  Copyright © 2022 中国原创歌词网基地 . All Rights Reserved